适当的工作加上适当的休息会带来最高的幸福指数。 对承受巨大压力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尽量简化自己的生活,适当休息。如果我们边吃午饭,边打电话、发邮件,这就不是在休息,而是继续与压力相伴;如果我们吃午饭的时候什么都不做,而是单纯欣赏食物的美味,这就是很好的休息。
“在座的诸位,阅读与写作的时候还会发邮件的人请举手。”台下很多人举起了手,这在西方很常见,我们都是讲求效率的人,沙哈尔老师说他过去也是这样的。但是,他给我们说了这样一个秘密:当你聚精会神地干某事时,发邮件会消耗掉你10个IQ点,效果相当于你失眠一个晚上!
其实,即使我们关掉邮箱两个小时,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不用手机、电话,世界还是会照样运行。少做一些事情,我们的效率会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也会上升,创造力和生产力也能增强。
就像前面老师讲到的那样,很多时候,那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情堆在一起后,就变成了幸福的杀手。
英语中有一个很简单的词语:No(不),不管你是对某个人说“不”,还是对某个机会说“不”,其实都是在对自己说“行”。对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否定,也就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肯定。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说“不”,什么时候该说“行”呢?标准在于你的内心是否真正想做那件事。如果不是情愿的,就尽量少做。
当然,沙哈尔老师并不是主张大家游手好闲,而是要把握工作的度。 “适当的工作加上适当的休息会带来最高的幸福指数。”
沙哈尔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图。横轴代表工作量,纵轴代表幸福感、创造力和生产力;两者的关系可以用抛物线来表示。过少或者过多的工作量都只会带来最低的幸福指数,我们要做的是找出每个人的最佳工作量和最高的幸福指数。
理想的状态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即一方面给自己施压,一方面通过休息来“弥补”压力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不“弥补”,就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可能会经历焦虑、压力和心力交瘁。所以,简化生活和工作、适当休息是必须的,关键是简化到什么程度。
要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不会—帆风顺,不过这也是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