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舒适区的延展,你对世界的认知就会进入另外两个区域:延展区和恐慌区。现代心理学认为,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三个阶段。人们改变的连续过程就是:改变习惯、逃离舒适区,进入延展区和恐慌区;养成新习惯,形成新的舒适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获得更多的幸福。 但 在恐慌区,人们会产生恐惧焦虑,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不适合改变的发生,因为改变极其可能退回以前的状态。当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进入恐慌区,因为有些事情不是渐进的过程,比如戒掉毒瘾。不可能让人一点点减少用量,而是直接不准吸食,其实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恐慌区,需要别人的帮忙,比如按住瘾君子。恐慌区是一个隐藏着危险的区域,需要有人提供劝慰和保护。

所以,比较理想的改变方式还是通过延展区。延展区是舒适区的最大值,它就像温水一样,让人感觉舒服。在这个阶段,压力和激励都在最佳值,所完成的任务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容易,改变最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

比如,当你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后,决定开始锻炼身体。设想你5年都没有锻炼过,突然要你一天跑8英里,就是过度延展了,你有可能受伤;当然也不能成天坐那看电视、玩游戏,你还处在舒适区内,没有改变发生;理想的状态是,你每天散步2英里,然后逐渐加大运动量。

为了促成白我转变、获得更大幸福,每次改变都应当适当延展,不能过度。如果你要在众人面前演讲,很有可能会紧张。所以你不必一开始就在大礼堂内演讲,你可以试着给朋友和家人讲,然后逐渐扩大听众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