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认知。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痛苦,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而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比如,对于存有一半水的瓶子,关注未满部分的人会因水不满而失望,而关注现有半瓶水的人则会因为拥有而快乐。

我们的神经活动由两种平行的行为模式产生,一种是意识,另一种是潜意识。现代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潜意识负责我们所有的器官运转.指探它们做出各种动作,产生人的行为;而意识只能通过潜意识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与意识不同,我们的潜意识没有自主能力,它会毫不保留地接受意识传达过来的指令。所以潜意识没有防范能力,分不清真实与虚幻。在接受意识的指令之后(即认知).潜意识会立刻采取行动,在其工作领域中开展工作——不论意识的指令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潜意识都会调动身体的内在能量来完成这项指令。

如果我们关注痛苦,潜意识就会让身体产生痛苦的感觉和行为;相反,如果我们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潜意识就会发起积极的身体行为和感觉。

所以,幸福感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出身、人生际遇、社会地位、银行存款等这些外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认知。

关注失败的人,总是看到失败,因而他们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幸;而只关注事物积极面的人,却总能在逆境中找到希望。 历史上,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领袖都是关注事物积极面的人,哪怕他们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他们却总能在困难中找到光明的一面。

面对灾难,很多人往往为失去家园而痛苦不堪。而关注积极面的人说,万幸呀,我的家人都很安全,至少这是一个机会让我来重建自己的家园。这些人果然生活得更好.他们重建了家园。

同样是面对癌症,有的人很快死去.而有的人却乐观积极,活的时间大大超出了医生们的预期。

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都会碰到大风大浪,你也不例外。沙哈尔老师说,无论怎样的逆境,都可以问问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地方,能从这里面学到什么?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沙哈尔老师还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家族中的一个故事。

沙哈尔的外祖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1940年之前她一直是个快乐的普通女孩,但是后来,战争谋杀了她大多数的亲人,她的五个兄弟就在她的眼前被无情地杀害。当时沙哈尔的祖母受了重伤,经过了几个月的挣扎才活了下来。

后来沙哈尔的祖母遇到沙哈尔的祖父,两个人结了婚,在集中营里她曾经失去了三个孩子,后来才生下了沙哈尔的妈妈。 记得有一次,沙哈尔陪同他的外祖母去基地,在穿过塞地的路上,老人家突然停了下来,紧紧抓住了沙哈尔的手,对他说:“这个世界多美好啊,可惜我就要离开了。”

祖母的这句话今沙哈尔很感动,她经历过这么多的悲痛:她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亲兄弟都在自己的眼前被杀害,她还失去过三个孩子,可是她依然会说: “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啊。”因为她为孩子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孩子们的成就使她感到了幸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