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能让自己更幸福的生活目标,你必须有绝对的信心;你时刻都要当做自己已经拥有幸福的生活,知道它将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到来;然后,接受它的到来;不要为它感到焦虑、担忧,不要去想你缺少它;相信幸福的生活是你的、它属于你、它已经为你所有。 你多少次听到有句话这么说:“只要你相信你能够做到,你就一定能!”无论你接受的任务是什么,只要你在开始时怀有一定可以完成它的信念,那么它一定可以被很好地完成。

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我实现:你相信某种药对你有效,这种药就会真的发挥效力;你确信某人能帮你做成某件事,这个人就真的能做到。对于某个事物.只要你信它——发自心灵深处地信,它就能向着你信的方向演进。这就是 沙哈尔老师说,对于能让自己更幸福的生活目标,你必须有绝对的信心;你时刻都要当做自己已经拥有幸福的生活,知道它将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到来;然后,接受它的到来;不要为它感到焦虑、担忧,不要去想你缺少它;相信幸福的生活是你的,它属于你,它已经为你所有。

在传统心理学中,相信对自我心理的作用被称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马尔兹说: “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 (在下一课,沙哈尔老师从意识与潜意识的特征方面对这一规律做了进一步解释。)

很多实验和事实证明了暗示的力量,比如沙哈尔老师这节课讲到的安慰剂的作用。

有一个实验是医生给妊娠反应很大的妇女一些维生素片,然后告诉她们这是防止呕吐的特效药,在服用了这样一些“特效药”之后,她们剧烈的妊娠反应消失了;另一组实验宣给未怀孕的女性一些无害却促使人呕吐的药物,但是告诉她们,这也是防止呕吐的特效药,结果,她们没有呕吐。这两人都深信自己吃了科学家给的特效药。也许我们知道真相后会觉得自己被科学家“愚弄”了,可能会非常气愤,但事实上,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愚弄”自己。

有一个意外的事故征明了这一点。一位铁路工人意外地被锁在一个冷冻车厢里,他清楚地意识到他是在冷冻车厢里,如果出不去,就会冻死。不到20个小时,冷冻车厢被打开时,他已死了,医生征实他的症状是冻死的。可是,经过仔细检查了车厢后发现,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

那位工人确实死了,因为他确信,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能活命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被自己的思想狠狠地“愚弄”了一把。这里还有一个类似安慰剂的故事。

哈佛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吉姆给自己找了一份兼职顾独居的威尔森大大,并帮她做一些家务。吉姆为人热忱认真负责,深得老太大的信赖。

这天晚上,老太太敲响了吉姆的门:“吉姆打扰你。我的安眠药吃完了,怎么也睡不着觉有没有?”很抱歉这么晚不知道称身边。吉姆睡眠很好,从来就不吃安眠药,突然他灵机一动,就对老太太说: “上星期我朋友从法国回来,刚好送我一全新出的特效安眠药,我这就找出来。您先回去,我一会儿给您送过去。”

老太太走后,吉姆找出一粒维生素片,然后送到了咸尔森太大的房间,告诉她:“这就是那种新出的特效药、您吨了之后一定能睡个好觉。”

老太太高兴地服下了那粒“特效安眠药”。

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她对吉姆说:“你的安眠药效果好极了,我昨晚吃完很快就睡总了,而又睡得很好,好久都没有这么舒服地睡觉了。那个安眠药你能不能再给我一些?”

吉姆只好继续让老太太服用维生素片,直到服完一整盒。过去一年多之后,老太大还时刻念叨吉姆给她的“特效安眠药”。吉姆用一粒维生素片就让老太太进入了梦乡,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由于老太太平时对吉姆十分信赖,因此丝毫没有怀疑吉姆给她的“特效安眠药”,在强烈心理暗示的影响下,产生了服用安眠药之后才有的效果。

传统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调动人的巨大潜能,使人变得自信、乐观。当你习惯地想像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所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