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就是把一定的认知操作理论编译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如果该程序能运行的话,即至少可以说明这个理论在逻辑上是严密的,具有可行性。反之,则说明该理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地修改。计算机模拟是以一定的信息加工模型为基础的,但它以在计算机上是否能运行来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因而可以说它是对信息加工分析这一方法进行极其严格限制后的产物。
计算机模拟一开始就在问题解决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后一些研究学习与教学的认知心理学家将这一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中(如我们将在“数学”一章所要提到的验证学生算法问题的程序), 从而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值得指出的是,计算机模拟与人工智能并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要对人的智力活动的某些特征进行模拟,这是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它们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方式来模仿人的智力活动。而计算机模拟则只能根据人脑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就是说,它必须尽量反映人的智力活动的真实面貌。例如,机器人“深蓝”每下一步棋,都要在“头脑”中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比较,以选出最佳方案,这些都可以在瞬间完成。这对人而言,显然是难以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