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实验

眼动实验是指人们借助某些仪器,对被试在进行操作时的眼睛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借此分析大脑的思维过程。早期人们主要利用照相、电影摄影等方式来记录眼球运动情况,现在利用眼动仪等先进工具,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记录。

眼动实验的原理主要是:在实验当中,主试利用一小束对人体无害的微弱光束,射向被试的眼睛,这束从眼球表面反射回来的光就记录了眼球运动的情况。对该光束进行分析,即可对人脑思维活动情况进行推测。

下面,我们以一项折纸实验来说明这一点(摘自Snow, 1980)。

Snow (1980)的眼动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眼动情况推断被试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的认知策略

方法

给被试呈现一张经过折叠后的白纸(如下图):

 

①—③ 显示了折叠过程,图4中黑点表示纸上穿的孔。实验要求被试从a、b、c、d、e五个备选项中选定一个认为是③展开的特定样式。很显然,这是一个关于空间想象力的问题。

实验结果

图中的下部折线表示眼球运动的情况,数字表示视觉停留的时间。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分组与低分组的眼动记录有很大的差别。前者的注视点集中于③与b两个图形,无前后跳动现象,且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被试答“b”)。而对低分组而言,虽经前后反复观察,依然得出错误结论(被试答“e”)。。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解决空间问题时的眼动情况差别很大,而这种差别正体现了被试在解决问题时可能运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在对眼动资料进行分析时,实验者通常会设想被试所注视的与他当时所想的之间有着某种关系。也就是说,当高分组被试在注视③ 时,主试可能会认为他正在头脑中展开此图形,因而所花时间较多。但这种设想并不总是正确的。如课堂上某一学生正认真凝视黑板,此时可能并不表示该学生正在认真思考有关问题。因为该学生很可能正心有旁鹜,做着他的白日梦。因而对眼动实验的运用,要注意和其它方法如言语报告法结合起来进行,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