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女性在年龄、社会身份、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就每个女性个体来说,社会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及程度都是不同的。这里我们只谈谈在一般成年女性中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是女性的自我评价过低,它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女性自身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是产生女性其她社会心理障碍的发源地。女性自卑心理可谓由来已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不独立的年代中,产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但在那种文化背景中,女性没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因此,这种心理障碍的后果并不十分明显。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社会交往的今天,这种心理障碍的危害就明显表露出来了。
现代社会中,职业女性的自卑心理与传统女性的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从现象上来看,社会生活中,有所建树的女性越来越多,家庭生活中,人们已开始注意到所谓的“阴盛阳衰”的问题,但这种现象并不能从实质上反映出女性没有自卑感了,可以说,自卑意识仍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女性中间。如怀疑自身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安于现状、满足现状等,都是自卑心理的表现。我院有一位学员在社会调查中,询问她所在地区的80多名女干部:“假如有种职业,极能发挥你的特长,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和冒一定内险的话,你是否愿意干?”结果56%的人回答不愿意。持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职业女性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安于现状,不甘冒险,不想进取,因此,自动放弃了许多成功的机会。我们且不论外部环境对女性成才的一些不利因素,女性自身的自卑,不想进取,则使女性丧失了抓紧机会的原动力。
(二)嫉妒心理
尽管嫉妒心理是较为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中的,但人们总是把它过多地与女性连在一起,“女人心眼小”,“女性多的单位不好工作”,“女人事非多”等等,不仅男性这样认为,不少女性自己也承认,为何这种心理在女性身上表现的较为集中呢?这固然有历史原因,因为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的社会交往是受到排斥的,她们的生活天地便是家庭,封闭的小天地,这必然会培养出脆弱、多情、善感、狭隘的个性心理特征,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嫉妒实质上是由自卑而起,因为在比较中发现别人优于自己,而自己又认为无能力赶上别人,这便会导致嫉妒心理的出现。在职业女性身上,那种赤裸裸的瞧不起别人、或讲别人坏话的嫉妒并不典型,更多的是一种隐蔽的、不直接的嫉妒,如工作中不给以支持,不合作,不坦率指出别人的缺点或工作中的错误,成心看笑话,信息、资料保密等等。
除了这些以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嫉妒的对象大都是同性,在男性面前,女性甘拜下凤,因为男性本来就是强者,优于自己是应该的。但对同性就没有这么大的胸怀了,“我们都是弱者,为什么你就应出人头地?”因此,在工作中,女性往往不愿意接受一个女领导者,不愿意身边的某个同类强于自己,她们情愿接受一个能力比自己差的男性,也不愿接受一个能力比自己强的女性。
(三)依赖心理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这句话成了评价女性的一句名言。由于长期的男性社会环境所致,女性缺乏独立的个性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依赖的特点。在婚恋中,女性要求男性身高、年龄、文化、能力、社会地位都要强于自己,从表面现象看,似乎是女性择偶条件高,实质上却反映出一个弱者在寻求保护者。在工作中,女性缺乏竞争意识,怕人说三道四,总想背靠大树好乘凉,只想成为一名好助手。女性依赖心理的出现,也基于自卑心理的存在,在长期的男性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女性逐渐习得了依赖、软弱等角色特征,习惯成为弱者存在于社会之中这种心理状态影响了女性事业上的成功,也不适
应现代竞争的需要。
(四)虚荣心理
虚荣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虚荣心理是女性在获取成功道路上的致命弱点之一。究其根源,虚荣也因自卑而起,由于自卑,认为自身没有凭真才实学获取社会承认的能力,却又不愿意使这种心理状况外露,因此,便极力以虚假的行为来掩盖这种缺陷。
自然,这些社会心理障碍并非是女性特有的,就某个个女性团体来说,不能不承认女性的程度要深一些,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显然对女性的成才是不利的。为什么在这些问题上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呢?这与长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角色特征 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形成种种冲突,面对种种矛盾,许多女性感到“累得慌”,感到力不从心,这更增强了她们的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