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女性能力结构特点的因素是什么?从能力的形成可以看出,女性能力结构中的这些特点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生理因素,二是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即遗传、内分泌、大脑单侧化(或大脑侧性化)等。如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内分泌在男女心理差异中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女性在月经、怀孕、绝育期内,由于荷尔蒙量的增加或减少,其行为和情绪都势必受到影响;由于女性的大脑左半球优势化早一些,因此,在言语信息处理方面就较男性强;再看大脑的单侧化,男性的单侧化程度较女性高。

女性大脑活动则具有双联的特征,这些生理特征是造成男女两性在能力结构中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女孩由于早期就具有语言优势、这使她们更倾向于依赖于语言模式解决问题,这种现象也折射到拼写能力、写作能力和记忆能力上,但这种长处也带来了问题,即女孩不大注意获取非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而男孩由于语言能力发展慢,因此,在多种场合中,总是不得不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就发展了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除了生理因素之外,社会因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为了照顾“弱”的女孩,与她的接触就多于男孩,这种较多接触,就很容易使女孩注意力对人定向、语言发展较快、情绪易表露、观察仔细等特点。再如在教育中,许多人认为男孩子的数学能力较女孩子强,因此,一些家长和教师便忽视了对女孩子的数学能力的训练,更促成了这一事实的成立。女孩子写写画画,想当艺术家的愿望总受到支持,男孩子要想当个演员就会受到反驳,所以说,传统文化支持男性的创造性行为,束缚了女的创造性发展。最后,职业选择上的传统观念,也使得众多女性在秘书、售货员、教员、护士等行业中打转转,没有更广的发挥能力的环境。

总之,女性能力结构中的特点是存在的,它们有的是长处,有的是短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愚笨,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男女成就差异存在的根源,两性成就差异的主要原因我们只能从社会环境中去寻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