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女性的心理特征

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各个生理器官的功能开始衰退,大脑细胞不仅日益减少,其结构和功能也日益衰退,对人体活动的调节能力开始明显下降。因此,在老年阶段,人的身体机能代谢减慢,平衡功能紊乱,活动明显不灵活了。

(一)智力衰退,但仍有一定创造力

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这种衰退是一个过程,并非急转直下。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智力衰退比知觉技能的衰退和运动技能的衰退要晚得多,因此,人的智力年龄和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并不能等同。

(二)多种角色退场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女性逐渐退出了许多角色,这给许多人造成了心理负担,她们觉得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感到茫然若失,产生了一种被遗弃感。由此,有的老年妇女情绪波动、猜疑心重、怕孤独、喜热闹。一般说来,有一定心理准备的人,能较好安排自己晚年生活的人,情趣丰富的人,心境就开阔,负担就轻,因此,老年妇女不应对生活丧失信心,还要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这对维持智力发展水平、对充实生活。对身心健康都会有一定的好处。社会也要为老年妇女发挥余热创造条件,根据她们的体力、知识、情趣、能力等各方面的特点,安排适当的活动,改善和丰富她们的精神生活。

总之,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老化,他们的感觉和知觉开始明显减退,行为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开始衰退,对生活事件的消极应激增多,再加之家庭变故,生活环境变化,会给他们带来情绪障碍,因此,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但老年人的社会经验丰富,“晶化智力”在老年初期仍呈上升趋势,他们仍是社会的财富,所以,要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

此外,老年女性的平均寿命要高于男性,这就更应注意教育她们讲究心理卫生,克服情绪障碍,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