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性心理状况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特点,甚至90年代也会不同于80年代女大学生。

主要表现是:首先,她们对性生理知识的了解打破了以往基本封闭的状态。以往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性”是一个禁区,女大学生很难也羞于接触有关性的知识,而今,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步子不断加快,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大城市,“性”已不再是禁区,人们对这一问题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开放的心态,有关“性”的信息,学生们可以通过生理卫生教科书,以及大众传媒乃至各种言情小说等渠道获得,总之封闭状态已被打破。这为刚脱离父母严格管束的女大学生了解性生理知识提供了便利,当然,其中一些非科学且不健康的“性”信息也对她们的性心理健康具有消极影响。

其二,她们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已突破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智女愚的传统模式。改革开放的深化,不仅使广大妇女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为许多有知识才干的妇女提供了脱颖而出的良机。从国家管理到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有一些取得较高成就的杰出女性涌现出来,她们的事迹不断见诸传媒,使得在校女大学生倍受鼓舞,而考取大学这一学习竞争中的胜利本身也激励着她们,加之大学这个相对文明的环境的熏陶等,都使她们心中男女平等的意识得以强化。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文科的同学,由于学业成绩、基本能力不仅与男生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比某些男生还胜一筹,就更使她们拒绝认同女人天生不如男人的传统观念。她们构成了女性群体中自尊心、自信心最强且最富有朝气的那个层面。

其三,她们对性别角色的态度已经不是在“抗拒女性角色”或“向传统复归”这样两极间摇晃,而是逐渐摆脱了走极端的幼稚状态。她们中的多数人由于主体意识的增强,一般既能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传统女性角色规范,又能以开放的心态直面现代女性生活方式。据调查,大多数女大学生向往事业与家庭两全的人生,她们不再认为只有牺牲爱情、牺牲家庭幸福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也不愿为当一个“贤妻良母”而放弃经多年苦学奋斗谋得的职业以及通过职业劳动才能获得的经济独立,对于自身的女性角色表现出一种比较理性和成熟的态度。

以上说明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基本上是积极的、健康的,这是她们的主流方面、本质方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