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把两者科学适当地联系起来, 这样既能够减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又会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影响心理活动,二者相辅相成,有着十分显著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由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 这两门学科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 所以这门新学科同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心理学学科的特点。自出现以来,一方面其学科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不断深化该学科的基础理论,也扩展了一定的研究范围; 另一方面作为年轻学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研究争议。一、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众多学习内容,其中也包括心理学。人的思想活动和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人的心理统帅制约人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思想的引导,从而让受教育者形成既定目标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心理变化,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其思想上的变化。为了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被教育者和心理学结合起来。

(二)心理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里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无存在的必要性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主要是为人服务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想具有科学性必须遵循人的心理规律。

首先,从人的思想、意识、心理三者的内在联系层面来论证。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专家认为,人的心理、意识都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所以二者具有相通性,反映客观现实。由于人的意识和思想具有一致性,我们一般称之为思想意识。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与道德觉悟要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改变,一定会涉及人的心理。因此,研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基础,促进其与心理学的应用结合,就更加具备科学性。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具有科学性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时代性特别强的学科, 自己的工作重点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当前的时代快速发展带给人们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就是人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 各种观念、意识形态融合碰撞;消极的负面的一面就是带给人们诸如精神疑惑、心理问题等困难, 这时心理学的作用就被凸现出来,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才能够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与时代性,教育主客体的负面心理就能够得以疏通、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困境

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间很短,学科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然存在不少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构建

短暂的研究历程还没有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虽然相关学术界也未形成一致看法,但目前主要集中在两种主张, 一种主张认为要在心理学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学的学科框架进行构建,主要围绕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把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作为依据, 来探析各种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 第二种主张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设置成新学科的发展基础, 新学科的体系构建也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进行构建。此外,需要充分辨别和分析各个教育要素以及具体过程内的心理变化,充分做好心理研究。这两种看法的相异之处在于, 前种看法坚持把这一新兴学科归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始终坚持以心理学为基础,来解决思想教育工作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各种复杂心理现象, 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的一些不利于个体成长的心理,如狂躁、自卑等,这种情况心理学的研究偏重于个体;后种观点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门学科,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表现。

(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目前研究来看, 新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在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首先,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关键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其次,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是整个研究的起始处,因而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政治思想、个体行为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最后,还有研究者主张心理学是整体研究的起始处, 因而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各个行为主体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需要指出的是第三种观点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要以心理学为基础, 在分析个体的政治立场坚定与否、思想观念转变与否、道德品质的提高等问题时一定要依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不同的学者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不同所持观点也不同,但是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边界要窄化而不宜广泛,要专而不是全,要注意界定该专业和其它相关领域及分支学科的界限,避免出现研究的“泛化”,逐渐巩固并拓展其专门研究领域,做到有的放矢。

三、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新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成长, 就必须以当前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一种包括思想政治学科与心理学学科这两门学科在内而交叉形成的新综合性学科, 不但兼具这两门学科的特点,还涉及哲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此外,心理学还能够具体划分成德育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因此,也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看成是由以上所述学科结合而成的学科。也正是因为这一综合学科所涵盖的学科成分相对多种、复杂,所以其学科体系的构建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要想构建出科学的学科体系,就需要把以上各种学科理论进行整合, 将心理学的理论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以个体的思想意识为主要切入点, 全面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作用的多种心理因素。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实证性

社会的发展促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要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所发生的多种现实问题。如现在的社会格局具有包容性,在经济生活方面,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分配方式以及多种生活方式在一起并存;在文化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以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也对我们的现存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造成强烈的冲击,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否认其自身具有一元主导性,所以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种社会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给学科进步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研究课题与研究机遇;另一方面,其快速发展也给学科发展带来很多挑战与消极的影响,基于此,相关研究者必须实事求是,坚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的新兴复合型学科,学科背景和理论基础复杂,对相关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复合型的人才需要得到加强培训。培训要从研究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研究需要进行培训, 使其准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比如培训进行实际研究所需要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联的具体知识和心理学专业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操作技术, 如团队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咨询等具体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从其诞生到现在, 虽然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成熟但是学科发展还在探索尚未成熟, 学术上许多以前存在较大争议和分歧的观点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甚至这个学科的性质和地位还没有完全得到大家的认同, 加上本学科理论体系还需要继续探讨发展才能完全成熟, 另外由于本学科的形成和理论基础比较复杂,还存在对其他学科体系存在依赖,自己不能独立存在等问题,只有坚持长期不断的学习研究,本学科的影响和教育效果也需要被努力提高,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和困境,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理论体系完善、实践经验丰富的新学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