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新课程强调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整体国民的素质,要让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成为合格的公民。从这个角度讲,后进生更需关注,不能轻易放弃。一、后进生的定义与心理特征

1.后进生的定义。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2.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1)消极心理。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导致对自己很失望,有的学习成绩虽差,但文体、劳动、纪律方面较好,仍很少得到老师的赞扬,久而久之便心灰意冷。

(2)恐惧心理。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难以提高,因而胆小孤僻,怕老师批评,见了老师躲躲闪闪,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3)孤独心理。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争吵甚至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加上老师的疏忽,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久而久之,造成内向孤僻,不合群。

(4)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基础差,功课多,造成心慌意乱,明显影响考试成绩,很多活动竞选不到,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于是就成绩下降,落入后进生行列。

(5)麻木心理。这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成绩好坏无所谓,不思进取,“有课在教室里坐着,没课在教室外玩着”。

二、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

怎样才能更好地辅导后进生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辅导方法。

1.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要谈:我们要经常和他们谈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多么的关心他、爱护他。还要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你再对他严厉的批评他都能接受还能认识到你这是在关心他。二要盯:班中的那些后进生的自觉性不是很好,课堂上要时刻盯着他们,保证课堂40 分钟他们能认真听讲,作业我们要盯紧,保证我们布置的作业他们都能按时完成。三要和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在家中也时刻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这样不用很长时间他们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使后进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关注点。

(1)课堂发言优先。

多数后进生不喜欢举手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后进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时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后进生。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课堂板演优先。

后进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偏偏选一些后进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

3.发掘“闪光点”,树立后进生自信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有时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其实后进生也往往有其各自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留心他们的言行,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4.运用班集体的影响力,引导后进生自省上进。

转化后进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转化后进生,除了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细心发掘“闪光点”,及时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之外,还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后进生的转化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我平时工作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努力寻找、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