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担任了一个新班的教学工作,其中有一名的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刚开始我就听说了他的有关“事迹”,果不其然,旷课是他的家常便饭,长时间泡在网吧,疯狂沉迷于网络游戏,“读书没用”也成为他的口头禅,我与其家长充分沟通、商量决定,让他休学一个月去深刻体验打工生活,从而使其认清学习的重要性。经过一个月的生活体验后,他返回了学校,我再与他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帮他分析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的真正需求,再结合他个人的学好。在我的指导下,他制定了一份对他来说很有可性行的学习计划,同时我也教会了他一些学习技巧、方法并给他提供了一些学习用具。考试从不及格的他在今年三月份,居然顺利通过了“普通话”测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现还积极准备六月份“大学英语三级”的等级测试,同学们都称他“Very good !”。看着他半年的转变,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当前职校生厌学心理”这一话题的兴趣。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及现状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厌学心理是学习动机不强、动力不足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一系列原因所造成的。厌学心理是后天所得,是消极环节和不良教育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潮也随之而来,由于一些高职学生缺乏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拜金主义”慢慢在他们心理滋生,“金钱就是万能的”使他们深信不疑,觉得“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更是爽快。“读书苦,读书累?”“读书何用?”。他们不仅会发出诸如此类的感叹!因此,在行动上,他们通常表现为旷课,上课人到心不到,不做作业,考试刚开始就想交白卷,更有甚者考试作弊、缺考和找“枪手”代考等。现在德育界提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自我观。所谓自我观,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和态度。每个人都力求在与自己对自己看法一致的情况下行使。或者说每个人都依照他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决定做、不做或怎么做一件事。他自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就能表现成为怎样的人,自己认为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学习并能学好的人,这样他才会去努力学习,并处处表现出一个好学生的样子。如果不把自己看成是好学生或把自己看成是学不好的学生,那么就会处处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由于当前职校生自我评价较低,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这不行那不行,有较强的自卑感,缺乏自信,从而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心理对策

1. 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首先要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他们。多渠道是指通过家长、亲戚朋友、其他教师及其他学生等等;多方面是指学生的生活方面、家庭环境、学习方面、兴趣爱好等等。然后与本人充分沟通,从“心”开始,走进他们的心灵。同时沟通时要讲究技巧,注意“三选”:一“选”是选择好的时机;二“选”是选择好的场合;三“选”是选择好的方式方法;最后是找出厌学的原因。

2. 对症下药,激发兴趣,从“我不想读书”、“要我读书”变成“我想要读书”“我要读书”。对于厌学的人,经分析大约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动机不强,动力不足造成的;另一类是后天所得,是由于消极环境、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良教育形成的。对于第一类学生,要改变其观念,使他们从“不想读书”变成“想读书”,从而促进他们努力学习。对于第二类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使他们对自己树立信心,从而使他们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

3. 在读书的过程中,多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使他们从“学会知识”变成“会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潜能。

4. 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了解实事,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用宽广的知识面去征服他们。“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掌握过硬的专业功底,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5. 用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引导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个人形象,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他们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于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用健全的人格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6. 对他们实行“模糊”教育。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果是小错误我们完全可以采取“表面上忽略、心理上重视”的对策来处理。也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或许他们能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错误,向好的方面发展。以达到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把学生的‘厌学’变为‘好学’,还是要从根源着手,内外因的关系告诉我们,学生自身因素固然重要,作为老师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让他们走出误区更是必不可少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