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 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伴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扩招和高等学校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当今的大学生已经逐渐褪去“天之骄子”的光环,以面对现实社会中严酷的就业压力。而这种就业压力分解在他们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中,与学习任务本身所形成的压力一起,也间接地以学习压力的形式体现出来。一、大学生学习压力解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压力是指“事件或环境,包括个体在与这些事件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个体的认知与评价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简称为“压力”。而学习压力的实质是个体面对学习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特殊反应,是个体和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状态。

有调查表明,学习压力在当今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中,是高于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婚恋压力等诸多压力的,这表明大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而民航飞行学院中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这些大学生当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感到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感觉自己的进步不如他人明显,对测试学业技能水平的筛选考试缺乏信心,对专业前途感到忧虑。

由于民航飞行学院的学生在飞行时数达到13 小时的时候,就要接受一次筛选考试,考试中学业技能表现优秀者可继续从事飞行,若表现不佳则须更换专业、从事地勤。由此可见这种筛选考试对学生日后发展的关键性意义。同时,伴随产生的就是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巨大压力。筛选考试前的这一学习阶段,就成为飞行学院大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最繁重、学习压力最集中的时段。

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许多学生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和学习障碍,接受信息、掌握技能的速度明显减慢、学习效率降低。另外,飞行技能操作性教学中“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形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既然学习压力的实质是“个体面对学习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特殊反应”,是个体和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学习压力的产生和持续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任务的难易、数量、时间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判断,都会导致学习压力的变化,即,学习压力的产生和持续取决于受到影响或威胁的个体对外部环境(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认知和评价,而大学生的这种认知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1、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当学生知觉到的学习任务难度与知觉到的自身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大致相等时,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因为当面临难度很大的学习任务时,一些学生会由于自认为任务难度超出自身智力水平、无法完成而选择放弃,从而逃避了压力;而当面临的学习任务难度很低时,学习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从而构不成学习压力。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知觉到的学习压力的大小。面对相同的学习任务,不同个体所感受的学习压力存在着巨大差异,知觉到任务难度与自身学习能力大致相等的个体,由于怀有完成任务的希望,而完成任务的不确定性也最高,因而承受着最大的心理压力。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同样会影响他们对于压力的体验,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抱负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压力的认知和评价。

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浓厚,渴望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那么他的学习会专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作挑战而乐此不疲,这一类型的学习者一般就不会感受到过重的心理压力;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由对专业知识本身的兴趣引发的,而是指向外界刺激物,如考试过关、获奖学金、拿文凭等,一旦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很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导致精神紧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从而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节对策

缓解大学生过重的学习心理压力,调节他们由学习任务、环境引起的紧张、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以较为平稳、积极的心态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进行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尝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当学生体验到学习压力的威胁时,通过改变对压力情境的评价和解释,就可以改变其对学习压力的体验和反应。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是调节大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手段。

当学生对专业学习感兴趣时,学习动机的满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他专注于学习活动以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因此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压力,而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钻研,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某些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然能够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自信地面对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心理上不过多地被任务以外的因素(如考试、文凭等)所干扰和控制,是一种调节压力的有效方式。

2、改善和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在学生尚未完全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时,教师不仅应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注意尽量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速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集体特征、个别差异等,不断变换教学组织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活动,并注意观察了解学,因材施教,在飞行上,因人指导。

对于飞行学院学生因不适应技能操作教学中“一对一”个别教学而引起的紧张和焦虑,可考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集体交流、讨论学习的时间。通过集体学习,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困难、挫折是大部分学习者所共同经历的,从而缓解挫折感和焦虑感。集体学习的增加同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经验的交流。

3、改革考试方式

针对民航飞行学院大学生学习压力所呈现出的特点,笔者建议,通过对重要压力来源———筛选考试做出适当调整来缓解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

从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筛选考试决定着飞行学院学生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工作性质,因而已成为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来源。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习风格的差异,学生个体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必然存在差异。一些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快,却不甚牢固;而另一些学生掌握新信息的周期较长,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往往要比其他学生需要时间更多,而一旦掌握就十分牢固。对于筛选考试中失利的学生,若能考虑其学习风格的差异以及考试中可能存在的临场发挥等因素的影响,安排一定学时后的“二次筛选”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这对于缓解飞行学院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