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一般也称为项目教学法, 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学习, 师生双方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它属于“行为导向” 教学法的一种。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在高职类学校教学改革中已有应用, 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工作中的问题,所以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一、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1. 项目化教学能够体现“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往往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上课就是跟着老师的讲义或课件走, 被动地接受知识, 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其它的信息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 恢复其原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让学生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 才能确保情感上的共鸣, 产生“ 亲心” 体验。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才能变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项目化教学从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实质性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 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应用为中心。

2. 项目化教学突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开辟了第二课堂

现代教学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与多样形式的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授课之前将具体的项目交给学生,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如果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 使他们乐于将大量课余时间运用于项目准备、项目运作,然后在课堂上展示项目成果, 教师随之给予点评和进一步归纳讲解。发展心理学课程中多数课程可以以项目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到婴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等内容的时候,可以模拟真实情景,要求学生以育婴师或专业人士的身份为年轻的父母们普及婴幼儿成长知识, 并要求给予相应的建议。再如讲到青少年期心理发展方面的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完成本校大学生心理的调查,并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去解释调查结果, 总结出青少年时期认知发展、情绪、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写出调查报告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建议书。学生们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而完成项目所需的各种准备工作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自主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3. 项目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项目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实现学校育人要求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直接接轨。高校的教育往往重视整个学科体系的建构,课程体系以理论为主, 操作内容较少, 或集中在实训阶段完成。这造成学生理论丰富而实践经验匮乏。这与企业的要求恰恰背道而驰。项目化教学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能力的机会, 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项目是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 这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技术化、操作化的过程。完成任务也需要较好的自觉性和创造力,所以学生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 学生知识更扎实、技术更熟练、更团结、更吃苦耐劳, 这完全符合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

二、发展心理学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法的条件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支。发展心理学一般以年龄阶段划分体系,分别介绍个体在胎儿期、婴幼儿期、小学、中学、成年期、老年期等各个阶段的、智力、社会性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规律。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与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密切的联系。无论在任何阶段,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都可以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解决方法的启示。因此,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显得很实用。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常用的讲授法给学生以“ 填鸭式”、“ 满堂灌” 的心理感受, 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没有生动的展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项目教学法则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学生找到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桥梁, 激发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理解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三、应用项目化教学法的具体操作程序

应用项目化教学法有几个具体操作程序。首先, 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确定项目任务, 确保随着项目的步步推进,学生可以完成或巩固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项目确定后, 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其次, 学生根据查阅资料和广泛、深入的讨论后需要撰写相应的项目实施计划,并将计划提交老师审查, 老师对实施计划给予指导。实施过程要求学生分组进行, 每位同学分工明确,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 同时展开小组竞赛。最后, 项目成果展示阶段要求学生展示成果,并进行优秀成果评估、学生自我评估、组内成员贡献评估、优秀小组评估, 并以此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

在进行以上三个步骤之前, 首先要告知学生最后的考核评估方式。考核方式就如同指挥棒, 它怎样指挥,学生就向那个方面努力。新的评估方式会引导学生朝着多动脑、多动手、多合作的方向前进,而不再只是对书本的死搬硬套和死记硬背。

四、项目化教学在发展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 项目的选定

项目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 教师需要选择那些贴合教学目标的项目、贴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同时,如果一个项目贴合了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但是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不可取的, 只有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项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而言, 项目的来源可以从就业角度考虑,挑选那些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人的具体工作作为项目, 将会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例如育婴师的具体工作、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小学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等。对于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如不同的学术流派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一些模拟高度访谈、角色扮演类的项目。针对发展心理学具有全面研究个体发展、终其一生的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为不同人群制定发展规划、教育方案类的项目。

2. 项目进行的注意事项

项目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 要求小组成员参与其中。但是无法避免的是个别小组成员对项目抱有不关我事的逃避态度。教师首先需要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不强制要求学生进行某项具体活动, 而是要合理的安排属于小组内部的角色, 为小组成员提供组内不同的身份定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并与其他组内成员协调, 最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一个六人左右的小组,可以要求组内安排一名教师助理负责与老师协调指导时间、汇报进程、转达老师要求、遇到困难向教师求助; 一名协调员, 通知组员参与小组活动、安排时间地点、促进组员团结、促进合作等;一名资料员, 负责收集网络资料、打印资料、复印资料、图书馆借书还书、购书、采买文具道具等; 一名记录员, 负责记录项目进程、会议记录; 一名保管员, 负责保存所有外借图书资料、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道具、组内讨论协商会议记录、影音资料、汇报报表等;一名汇报员, 负责最后总结、汇报项目成果。最终考核既考核小组项目成果, 也考核小组成员在组内角色分工上的称职程度。如三十人的班级, 每六人为一个小组, 全班会有五位协调员,最终可以对五位协调员进行评比, 选出最佳协调员。以这样的方式明确分工和职责,小组成员需要尽可能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获得认可, 又要为小组项目贡献力量, 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参与性。

项目进行过程中, 有的小组可能会由于过分表现本小组的创新性偏离知识目标。教师需要认识到这正是小组积极性的表现,不需要过度打压, 而应该提前告知学生项目成果评估的具体标准和细则, 如过分脱离规定范围将被扣分, 并在项目过程中进行监督、适当提醒。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