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发病率很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是胃癌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短期内反复大量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是重大威胁。胃癌合并出血的发生率约为 30%,其中大出血为 7% ~9%。胃癌胃出血患者不仅需要采取紧急处理,还必须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此应激反应,减少因胃出血而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康复,有利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 162 例胃癌胃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现将具体疗效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 年 6 月 ~ 2013 年 6 月收治胃癌胃出血患者 162 例,其中男性患者 116 例,占 71. 6%,女性患者46 例,占 28. 4% 。平均年龄 68. 7 岁,其中 30 岁以下的 11 例,30 ~ 60 岁 137 例,60 岁以上的 14 例。症状都为呕血伴黑便,其中出现量超过 1 000 ml 者 51 例,500 ~ 1 000 ml 者 40 例,500 ml 以下者 71 例。
1. 2 方法: 对入选的 162 例胃癌胃出血的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根据患者所处的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入院后 2 周对心理状态再次进行评估,并与入院时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 3 判断标准: 按照患者的心理恐惧程度分三度: 轻度恐惧:表情刻板,脸色苍白,入睡困难; 中度恐惧: 自卑,焦虑,缺乏安全感,入睡后易醒; 重度恐惧: 沉默寡言,流泪,无法入睡。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1.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前后比较采用 χ2检验。
2 心理干预
2. 1 掌握产生恐惧的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恐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达到减轻恐惧的目的。应告之患者,胃癌出血并不意味着肿瘤已到晚期或死亡临近。据有关资料显示,有 20% 的病例出现在早期浅表型胃癌。因胃壁的黏膜下层具有丰富的血供,侵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如病灶较大黏膜下层血管受到浸润破坏时会有大出血现象出现。在病房可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进行现场示范。采取上述合理措施最终达到降低恐惧心理,恢复治疗信心的目的。
2. 2 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 要多和患者沟通、交流,交流时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诚恳,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呕血时整个病房充满着腥臭味,及时开窗通风,清理呕吐物。保持床单平整舒适,必要时搬到单人病房,避免他人情绪受到影响。
2. 3 指导如何自我放松: 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镇静剂、松弛术、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进行自我放松,以此缓解出血引起的恐惧。告之胃癌早期及进展期的患者负性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适时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对胃癌晚期的患者,必要时进行死亡教育,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3 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入院2 周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而且在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因胃出血导致的并发症。
小结
恐惧是胃癌出血患者知道自己病情后最大的一种心理反应,患者高度紧张,而这种负性情绪使得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对其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会明显降低此种应激反应。心理干预对胃癌胃出血患者减轻恐惧心理有明显效果。可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生理痛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