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重要内在资源,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作为负担着维护人们身心健康重任的特殊群体,护士身心健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优劣,具有对自身及服务对象的双重影响,因此护士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由于护理工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护士易出现抑郁、焦虑、强迫、躯体化等不良心理。研究表明,我国护士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本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更加低下,这就使关心其心理健康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综合讲述影响本科护士心理健康一些主要因素。具体报道如下:1.职业压力是医疗卫生工作者,尤其是护理行业的一种普遍的职业性危害,其长期存在可导致情感障碍和身心疾病。护理工作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提高了,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这就给护士造成了体能和智能上的压力。护理工作由大量繁琐又繁重的技术操作和护理所组成,频繁更换作息时间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节律,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也使护士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心力和体力过度透支,机械乏味的工作也使护士对护理工作缺乏自信心,存在消极情绪,从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出现压抑、易激怒等心理健康问题。2.工作环境压力护士每天的工作内容单调、琐碎,而面对的患者却是千差万别,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不断的改变自己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即使这样委曲求全也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要求,达不到患者的高满意度,这与护士的努力付出不成正比,从而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受挫,出现烦躁、抑郁等心理失衡的现象。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生命个体,容不得半点疏忽,工作中小小的失误或差错都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这使护士每天都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甚至会出现强迫症的症状。护士工作中要经常应付各种考核、检查,每次检查,护理工作都是重点,繁重的工作本身就已经让护士身心疲惫,各种检查更使其疲于应付。同时,医院还是个危机四伏的公共场所,各种传染病通过各种方式危害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加之与患者的皮肤、血液、排泄物等大量接触,也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进而增加了护理人员的焦虑、恐惧心理。另外,经常接触患者离世,家属痛哭等生死离别的场景,更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心理负荷。

3.社会压力在我国医改的关键时刻,作为医疗从业者中最大的职业群体,护士被推到风口浪尖,再加上人们重医轻护的观念,对护士持有偏见,护士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尤其是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很多人对护士提出过分的要求,严重的损害了护士的形象,损伤了护士的自尊心,也贬低了护士这个职业,使护士感觉受到了人格上的侮辱,产生自卑心理。再加上同等条件下,护士在晋级、返聘、进修、考学、收入、编制等方面不能得到平等的待遇,使护士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尤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挫败感更强烈,从而产生失落感,甚至想放弃护理工作,转向其它工作岗位,导致护理人才大量流失,致使护士队伍的总体素质提升速度极慢。

另外,近年来媒体对医疗系统的负面报道,导致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误解加剧,民众将对社会的不满转嫁到医护人员身上,3.23哈医大事件、安医二附院杀医事件等等,血淋淋的一幕幕,让白衣天使不寒而栗,时时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而自身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保证,使护理人员终日惶恐不安,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从而使护理质量下降,患者满意度降低,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4.家庭生活压力人的社会角色是多重的,而精力是有限的。由于护理工作性质特殊,每日超负荷的工作量、高度紧张的工作氛围,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使护士筋疲力尽,心力憔悴,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料理家务,这就使家庭成员对其不断求全责备,出现家庭不和睦,甚至导致婚姻失败。没有亲人的理解和支持,使护士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易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

5.心理知识缺乏护士虽然在校期间已接受过心理知识方面的教育,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具代表性,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不能有效的调节心理。医院没有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使护士很难找到倾诉对象,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同时也存在护士自身方面的因素,其虽然知道自己需要心理辅导,却不愿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不愿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这种讳疾忌医的心理,也使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6.其他方面原因本科护士相对于大中专护士参加工作时间晚,使其在工作经验和业务技术上不如同龄的低学历护士,产生自卑感。科室人员对本科护士期望高,认为学历高就应该工作能力强,使其感觉压力巨大。由于本科护士学历相对科室同事高,易受排挤,临床科室也存在护士长管理不当的现象,不能大公无私,高风亮节,没有给本科护士充分的发展空间,发挥其善学善专,甚至科研能力,埋没人才。同时,本科护士自身也常存在不善沟通等缺点,易使自己被孤立,没有归属感,不能充分融入护士队伍,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护士的身体素质,还直接影响护士队伍的健康成长,作为护士队伍的生力军,本科护士的比例日趋增大,因此,在重视护士心理健康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本科学历护士的心理健康,使其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