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指来自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或乳腺小叶终末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其患病率居首位。日趋年轻化及发病率逐年上升是目前乳癌的二大特点。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癌最可靠的首选方法, 经典的术式需要切除整个乳房包括胸前肌肉及腋窝淋巴结。特殊的手术创伤以及癌症疾病本身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比如: 疾病是否复发、是否有外形和生理功能改变、是否会影响到以后的个人生活、社交以及家庭和睦等。这样长期的压力可能会让患者出现情绪下降、自信心丧失甚至抑郁情绪等症状。所以对确诊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很有必要性, 通过传授疾病相关的知识,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等, 可改善患者的情绪, 增强自信心, 促进疾病的康复。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40例研究对象均来于我院肿瘤外科2008 年1月-2010 年7 月乳腺癌手术患者。入组标准: 年龄在30岁以上, 已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 并且接受了心理护理;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意识清楚、智力正常。 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心、肺、肝及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

2 心理护理

2. 1 术前心理护理􀀁 要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往往会产生紧张、害怕、担心等一些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大多来源于以下几点: 她们认为癌症就是死亡, 手术或其他的治疗方法只能增加痛苦; 担心手术是否会成功; 担心术后的身体以及生理上的变化等。以上这些压力对手术治疗效果会有极大的影响. 如血压波动较大、愈合缓慢等。因此, 应当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针对以上的问题, 我们护理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护理: 当患者被诊断明确后, 要让其树立起抗癌的信心, 要让患者明白尽早接受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5年甚至10 年的生存率很高。有些患者甚至可以终身不再复发; 要简要向患者介绍本院既往乳腺癌根治术的成功率。要让患者对手术不要充满恐惧感。 要让患者明白手术的大体过程及原理, 以及手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必要性。另外, 术前做好皮肤的准备以及术前12h 禁食, 4h 禁水, 按医嘱清洁洗肠等工作, 为开展手术治疗奠定基础。大多数患者通过以上的心理护理均可消除术前的恐惧感, 大胆面对手术。

2. 2 术后心理护理

2. 2. 1 术后一般心理护理􀀁 当患者麻醉清醒后, 应以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知患者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切口处的疼痛感很快就会好转。所有的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患者, 促进康复。

2. 2. 2 认知重建􀀁 大多乳腺癌患者认为癌症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而产生消极、悲观、自暴自弃、抑郁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对术后的身体恢复极为不利。通过认知重建, 使患者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 认识到癌症不等于死亡, 并了解手术或其他治疗的效果, 了解自己疾病的发展, 帮助患者控制感情,减轻抑郁。让患者相信科学在进步, 相信我们的医疗水平。使患者在意识领域、认识水平上对其疾病和治疗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 由此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

2. 2. 3 转变审美观􀀁 患侧乳腺的缺如是大多数年轻女性患者术后恢复中需要面对的最大门槛。多数患者用残疾、不健康等词语来形容自己。有的患者甚至不敢面对现实, 从而有了轻生的念头。这时心理护理就特别必要。我们要让患者的审美观发生转变, 让患者明白健康的体魄就是美, 让其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2. 2. 4􀀁 展望疗法􀀁 大多数乳癌患者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恐惧。她们害怕死亡, 害怕别人议论残疾, 害怕失去健康时的正常生活等。这时我们护理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安慰: 护士要为患者提供关怀、爱护、支持的气氛, 让其宣泄自己的抑郁情绪, 进一步引导患者明确希望对健康的价值, 并鼓励患者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树立坚定乐观的信念。要丰富患者的生活, 为患者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如绘画, 听音乐, 慢跑, 打太极拳等, 与晚辈共享天伦之乐, 充分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让生活充满阳光, 充满希望。帮助患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憧憬美好的未来, 面对现实, 减少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心理干预, 进行心理疏导, 可减轻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抑郁情绪, 减少自杀率, 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恢复了自信和自尊, 积极地配合治疗, 面对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