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 促使护理服务向高质量、人性化方向发展, 心理护理在临床医疗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妇科癌症患者, 她们在接受化疗期间, 不仅要忍受躯体疾病的痛苦, 也因心理上的冲击, 造成精神上的创伤。因此, 护理人员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 还应掌握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对策, 消除患者恐惧、绝望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 我院妇科收治了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共30人, 辅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让患者能予平静的心态接受化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稳定、良好的情绪迎接下次化疗。
2. 1 干预方法
2. 1.1 心理治疗 护士要以诚恳、同情、关怀、体贴的态度对待患者, 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 创造良好, 积极的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了解患者的病情、个性心理特点、患者的心理需要, 帮助患者建立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 使其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对化疗患者应从疗效与副作用两方面的厉害关系说明治疗的重要性, 帮助和鼓励患者战胜不良反应, 度过治疗期的困难。邀请一些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 让患者明白化疗后有良好预后, 其效果比医护人员的宣传更佳。重视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 家属亲友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患者, 其良好情绪能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 而其不良情绪则对患者是一个恶性刺激。因此, 对家属亲友进行医学知识宣传, 使他们对疾病与治疗有一定的认识, 尽力与医护人员配合, 以防影响患者的情绪。
2. 1.2 创造舒适的环境 人的心理活动与环境条件是相互协调的, 环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癌症患者的情绪处于波动的不稳定状态, 视觉、听觉、味觉都比较敏感, 因此, 病房要保持清洁, 阳光充足, 空气流通, 尽量减少各种气味和噪音, 使患者感受到舒适、安全, 以利于健康的恢复。
2. 1.3 健康教育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健康宣教, 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进行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化疗知识, 帮助患者了解化疗的原理、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注意事项, 并告知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 让患者化疗前保持平静心态, 做好充分准备, 了解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化疗后的营养及休息。
2.1.4 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训练 放松训练的目的是让患者产生生活和精神上的放松和安逸, 以缓解焦虑和降低骨骼肌的紧张度。指导患者深呼吸, 保持平静的态度, 排除杂念,听轻松的音乐, 全身肌肉放松, 通过血压、脉搏等反馈信号, 教患者通过深呼吸、想象、自我放松等技术来调节心理、生理功能, 再配合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
2.1.5 指导患者建立有效应对方式 在癌症的初期, 患者否定癌症的诊断, 拒绝承认残酷的现实, 采取否认机制进行心理防卫, 减轻心理压力, 从而改善其身心症状。随着病程和接受化疗时间的延长, 帮助和鼓励患者战胜不良反应, 让患者逐渐接受患病的事实, 然后采取面对的方法积极去应对疾病和治疗, 创造良好的生活。
2.1.6 重视家属亲友的配合及社会支持 动员家属亲友主动给患者予情感上的安慰和鼓励, 给予生活上的支持, 增强患者被爱的感觉, 对家属亲友进行医学知识宣传, 使他们对癌症与治疗有一定的认识, 要善于解决患者的忧虑问题, 并让他们克制自己的感情, 保持冷静、不可形露于色, 尽力与医护人员配合, 使患者处于一种有益于恢复健康的心态, 并鼓励患者适当的参与社会活动,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变消极被动状态为积极主动状态,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疾病, 早日康复。
3 讨论
恶性肿瘤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 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和精神创伤, 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 治疗复杂, 加上化疗的毒副反应, 患者不仅有身体上的损害, 精神上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积极治疗患者躯体疾病, 建立有效的沟通, 针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调整, 组织病友与家属成为病房的社会支持集体, 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绝望的心理, 增强患者抗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