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脑传感神经作用后的意识反应使得行为驱使人不断进步。从人与自然的博弈到人与人,再到人与数据的博弈,这其中无不透露着复杂多样的心理变化。只有通过对主体意识上的流变进行客观分析,才能把握后信息化时代的方向盘。正如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是“人的心理之社会本质一样”,主体心理的解构与重组是时代发展的必备因素。一、认识大数据
1.从小数据到大数据。从信息聚合的角度妄谈大数据似乎是一种凌驾于普通认知层面上的学术概念。要想真正让大数据从实验室走向普通大众的生活当中,笔者认为,一个更为客观且容易接受的小概念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进入21 世纪以来,在信息化的带动下,世界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 下的“4V”模式,成为IT 及情报行业的热门话题。而这样一个概念的提出究其根本也同样是在不断的认知过程中构建出来的。
要认识大,不妨让我们先来看看小。人类发展至今,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社会,再到信息化、网络化主导下的信息社会,每一次的进步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观视野下的变革是宏观调整的依据。数据作为一种量化指标,是人们直观认识和解析具体问题的逻辑呈现。数据即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而数据作为社会化的产物,它自身并无任何意义,只有将其纳入一个实体行为才具价值。基于对数据概念的分析理解,笔者认为小数据,就是一种个体资料。它不作为庞大数据链的反映,而是一种单一的个性化信息资产。小数据不仅是从其数据量的承载度上进行反映,更为重要的是单一化、特色化的信息体现。不作为一种泛化服务型工具,而是在特殊应用下的高效信息提纯。
大数据是在分布式结构下依托云计算的处理模式和数据库,对信息资源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联机式或分布式的计算,最大限度地实现海量信息的价值重组,进而为各行各业提供重要的决策引导。
从小数据到大数据是一种转变。这种转变是从量变到质变后的滤化量变。高速、高效、高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从小数据到大数据也从意识流方向上反映了人们心理变化的时代感知。
2.大数据的社会价值。大数据是依托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计算而做出的智能信息组合与发展预测。2011 年5 月,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到目前为止大数据已在很多领域发挥出它的作用。大数据是工业传感器、互联网、移动数码等固定和移动设备产生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总和,大数据重在实时的处理与应用,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实现商业价值以及为公共管理服务。就整体发展来看,笔者认为大数据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点。
(1)国家实力用数据说话。GDP、GNP、PPP 等一系列指数也在新时代下被纳入国家体系,成为衡量其发展的重要依据。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是原来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的简单相加。而是将全部数据拿来进行筛选得出一个总系数。用数据说话就是摆脱原先单纯依靠文字和图像来虚拟化的后描述时代,而是更加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真实发展状况。这样的描述更加客观,也能为未来发展方向做参考。
(2)经济发展用数据证明。大数据时代下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已经不再是原先的抽样调查与因果分析。搞清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情况下的实际问题。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在于它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可能出现的元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做出一种前导式的判断,而不是原来验证式结果分析。
(3)个人成长用数据呈现。大数据不仅运用于宏观层面,同样服务于微观层面。原来个人对于行业判断和价值估算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经验性总结,最终选择难免出现较大偏差。大数据进入人们的生活后,通过网络计算机进行全面、系统的客观分析并作出前景展望之后,能够更加凸显出专业人才的价值。
(4)生活方式用数据转变。自计算机进入人们生活之后,网络在很多方面为人们提供着便捷的服务。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手机、PC 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大数据的运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转变在思维观念下的行为,正成为数据发挥价值的显著证明。而互联网+ 的模式作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新方向也成为新的关注和增长点。
二、情报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建构。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情报学,作为一门具有横断性质的学科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备工具。笔者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到目前为止,对情报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是将情报归结为对知识的探索已被学界所认可。通过情报不仅可以对已发生的事情做积累,同时可对新信息进行搜集与了解,还可以唤醒人们的知识记忆。
心理学作为一门从哲学中剥离出来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是思维的动物,这种思维成为有别于普通动物的明显标志,它是人的精神、知识、智慧等的表现。思维又来源于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形成意识,这种意识经过人脑的加工后形成思维,即心理反应是感觉层面的升华。一个人的心理变化会对情绪、态度、行为等有多方面影响。因此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分析人们的心理变化,为选择做出客观分析。
情报心理学是情报学与心理学的一种交叉建构。是互相渗透、分化、合并而成的一个新领域。它是情报学的心理学基础,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情报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在情报学过程中的心理分析缺陷,也能够丰富心理学研究的情报观察维度。在信息化时代下,情报心理学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驱动力。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研究并解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唯其如此,它才称得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 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简化工作流程。在一系列被称为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一种情况就是适者生存,这种看似合理的进化方式在合作的外衣下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合理的竞争状态。而这便成为“囚徒困境”在现实生活中重复上演的内动力。
发生于2010 年奇虎360 与腾讯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在中国互联网市场这个“房子”里面,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客户端软件,以其绝对的市场占有率形成对立局面。在利益诱惑的驱使下,展开了互掐。双方打破原来合作机制出卖对手,是因为它预计在这种困境中,如果不尽早出卖同伴,自己将面临被出卖的结局。毕竟,这是一个非零和博弈游戏,出卖行为是可以换取非常大利益的。然而最终结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不难看出做“囚徒困境”利益最高点的冒险行动只会造成重复的困境循环。可现实情况就像三蛊所说的那样,也许“囚徒困境”将演变成另一种新的模型,我姑且称之为“重复博弈结果下的囚徒报复”。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疯涨的数据链,必然带来大量利益。而这将成为“囚徒困境”滋生的最佳条件。就现实情况看,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囚徒困境”有三。
1.数据隐私难以保证。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扮演着改革者的重要角色,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时候,也在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本身就在缩小,而这样的一种数据整合使得用户信息更加透明化。就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收到未经许可的推送信息或垃圾短信。这不得不说是商家的利益包袱,而买单的人却是大众消费者。
2.不正当竞争。为了获取行业竞争中的绝对地位和利益空间,商家可能会在合适的时机打破原来的合作机制,去进行风险尝试。2008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和2010 年奇虎、腾讯不正当竞争就是很鲜明的案例。反观事件,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心显然是不明智的。
3.信息欺诈。在以秒计算信息量的今天,大量的信息产生,这其中必然有好有坏,有真有假。行业竞争者为了获得更高收益用数据分析的虚假结果,恶意诋毁同伴来达到自身的利益诉求。在普通人对相关数据本质未清晰认清之前,已经成为利用者的盘中餐。
四、情报心理学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作用
就像列宁所说“: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辩证的途径。”而对情报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对客观事实的客观分析,同样情报心理学也有这个能力。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战争抑或其他,都在其中蕴含着情报心理学的道理。而于20 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中国将其整合重新提出便又一次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对于大数据时代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深入分析情报心理学对于大数据时代的良好发展有以下几点作用。
1.规避“囚徒困境”。通过运用情报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对竞争对手的心理情报进行分析,从本质上感知而不是对已发生事情进行一种认识倒推。虽然大数据可以让信息更加客观与精确,但又无法做出心理意识的分析。这样竞争者可以尽早进行对策制定,以免造成重复性的囚徒报复。
2.组织的良性发展。共属一个利益群体下的人们,只是行为的共同体,并非意识的共同体。通过分析人们的心理变化,可以让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有把握,也更加客观的措施。汇聚向心力促进组织良性发展。
3.提升效率获得盈利。效率是信息时代的代名词,通过分析人们的心理需求能够把握需求导向,避免做无用功,做事半功倍的收益。尿布与啤酒的例子便是最佳证明。
实践是认识的最佳途径,情报心理学不是联想框架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智慧之桥,连接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数据时代下更应重视情报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在心理模式下的滤化反应是客观的生成状态,心理解构下的行为意识才是不脱离实践的认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如何进行信息的客观分析与真实利用是我们今后仍需不断反思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心理学作为一种内驱,应得到更好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加全面的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