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羊群行为”的概念以一个故事来理解“羊群效应”是最简单的。有一条河,很多只羊都在河边喝水,一只年长的羊掉入水中,被河水冲走。但其他羊没有逃跑,却认为是老羊在引导它们,于是纷纷跳进河水中,在湍急的河水中失去生命。羊群本可以发现风险,逃之夭夭,却失去自己的立场和判断,盲目跟从老羊。事实上,在投资领域,“羊群效应”却经常发生,小投资者通常会跟随机构投资者或他人的步伐,出于安全感、信息成本和归属感的考虑,直接复制“老羊”的交易策略选股。中国证券市场在近些年波动剧烈,经常出现千股涨停、跌停的壮观景象。按说市场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久涨必跌或久跌必涨都是正常的,但是中国股市经常一涨就暴涨,一跌就暴跌,波动剧烈,投资者相互影响,跟风严重,很多股票的价格都与其内在价值不相符合,说明投资者羊群心理严重。“羊群行为”会带来泡沫,而一旦泡沫破碎,对经济的破坏力是不言而喻的。

2 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现状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4 年说过,“在瞬息万变的投资背后,一定存在有某种莫名的群体性偏激,使得整个市场笼罩有荒诞情绪的颜色。”2014 后半年股市暴涨,许多股民都以“进场就能飞来钱”“只要敢买就能赚”的心态冲进股市。在媒体头条,一夜暴富的传奇演绎得惟妙惟肖,甚至连K 线都看不懂的民众,也被吸引进证券市场。市场投资者就如同没有组织散乱的羊群,非理性的追涨杀跌。看到别人的股票大涨,就认为还能大涨,跟着持仓。但是好景不长, 2015 年1 月19 日,上海综合指数暴跌7. 7%,创七年最大单日跌幅,盘中最大跌逾8%; 深证成指跌6. 61%,金融股全部跌停,权重股集体奔向跌停。有人形容,这突然而来的股市暴跌,是“踩踏型”的下跌。今年A 股一路牛市,也正是因为市场“做多”力量占据主导,赚钱效应越来越大,这会让投资者杠杆不断放大。同时股市的风险也在不断放大,而且风险放大的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有任何政策上的风吹草动,甚至于有任何不利于市场“做多”的信息都可能成为投资者仓促出逃的理由。如果一个投资者出逃,并让市场预期迅速逆转,那么整个股市的投资者都可能闻风而逃。当所有的投资者都想逃出这个高风险的市场时,股市“踩踏式”的下跌就出现了。再比如今年5 月28 日到6 月1 号的大盘走势。5 月28 日指数暴跌6. 5%后,第二天一开盘盘中又跌4%,之后才慢慢回稳。6 月1 号又暴涨4. 71%,真可谓“过山车”行情。

再比如2015 年一片向红的创业板,明显估值虚高,“炒创业板不能看基本面”已然成为业界的共识,然而,这不禁使人联想到2000 年纳斯达克指数。2000 年,纳斯达克泡沫严重,直冲至5000 点时,整体市盈率高达100 倍,但还不如我国的创业板的泡沫大。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泡沫破裂,两年时间指数一路下跌直至1100 点, 80%的市值蒸发。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质量同那时纳斯达克公司的质量都无法相提并论。比如东方财富总市值达到1068 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家市值超千亿元上市公司。随后,乐视网市值也突破千亿大关,此外,像蓝思科技、万达信息等的市值也超过了500 亿。它们的基本面并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市值。创业板泡沫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羊群效应”,中国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股票基础知识薄弱,对于股票无法做较深入的研究,其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萌发狂热情绪,导致无法进行理性思考。

2015 年中国股市注入了很多新生力量,比如“大学生”“广场舞大妈”,他们虽然个体势力单薄,但若市场上存在一大批“学生”“大妈”的话,他们往往就会相互影响,甚至影响整个股市的心态和走势。“羊群效应”表现在,他们往往会从周围其他投资者身上获得信息和鼓励,如果投资者听到周围其他投资者在股市中获利的消息,则会推动更多的投资者投身于股票市场。而散户投资者这种自我实现的预测,又可以推动股票在短时间内进一步上涨,从而吸引对未来市场没有信息或对股票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加入牛市大潮。投资者相互掩护、相互抱团、相互支撑,把市场推向更高的点位。

梅雁吉祥是广东一家主营水电和水泥生产的公司,它的报表并不好看,连年亏损甚至需要依靠变卖资产来维持经营,然而它却在2015 年火了一把。该公司股权极其分散,长时间都处在“无主”状态。2015 年8 月初,中国汇金注资梅雁吉祥,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一只名不见经传的股票瞬间变成市场的宠儿,无数投资者相涌买入,在梅雁吉祥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成本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该股受到狂热追捧,短短10 个交易日,公司的股价就从消息公布前的3. 90 元飙升到9. 85 元,十个交易日涨幅高达152. 56%,爆炒过后该股随即暴跌,这也是羊群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体现。相比于梅雁吉祥这类概念股,A 股上的银行股却表现不佳。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相当可观,股票的表现却与其业绩形成强烈反差。在牛市中,银行股上涨幅度较小,而在熊市中,银行股难以担当中流砥柱的作用,而是随波逐流,一路下跌。

如今社交网络普及,海量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转发、分享、传播,这必须,导致“跟随性的群体性事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人们只是无意识的受到情绪的影响。群体急于行动,却不善于推理”。比如2015 年证监会面对A 股大跌采取过一系列救市政策,然而并没有成效,股民意味相信网上盛传的谣言,认为是国际资本在做空中国,失去了自己理性的判断。微信群、QQ群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股民可以通过手机软件进行交易,股票买卖变得更加便捷,群体性“激进”行为随之也会更加频繁。同时当前的股票分时图很多都显现出陡峭的直线,这也说明股民的交易速度是很快的。而走到城市书店显眼的位置,我们通常会看到索罗斯、巴菲特等金融大亨的自传,或“跟庄起舞”“投机策略”“寻找妖股”等相关书籍,不少民众跟随他们的脚步,期待短时间不劳而获,失去自己的判断,甚至在不知道一个企业的市盈率、利润率、经营情况、财务指标等基本面的情况下就盲目购入其股票,最后败得血本无归。

中国的投资者还喜欢炒作概念股,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相关的股票就大涨,譬如全通教育,只是成立于2005 年一个普通的教育机构,却因为互联网概念成了两市第一高价股。国务院“一带一路”设计方案还未落实,相关的基建类股票,比如青松建化、中铁二局等争相涨停,泡沫严重。还有很多投资者盲目听从股评家分析,随着现金信息传递的便捷,股评家微博后通常跟有千万条评论。但股评家并不能掌控市场的起伏,他们推荐的股票通常都是短期炒作股,如果听从他的散户数目较多,散户就会将股价抬高。而更蹊跷的现象是,甚至连那些自称专业的股评家相互抄袭,所写文章大同小异。而基金机构投资者出于声誉、排名和业绩的考虑,在建仓时相互模仿,对一类或同种证券采用相同的投资交易策略,导致很多不同的投资基金在同一时间买进同种证券或争相砸盘。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就惊慌而逃,给市场留下一片破败景象。3 降低股市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对策分析首先,投资者要坚定价值投资理念。据统计,巴菲特对其所持有的股票一般都在8 年以上,精选股票,长期持有是巴菲特股市投资的制胜法宝。投资者最好不做“自己不了解、不确定的事”,应该努力将研究当作习惯甚至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方能在不断变化、诡计重重、花样翻新的投资市场中掌握获胜权。在走向成熟的中国股票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应逐步培养价值投资的观念,防止由于投机冲动导致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如何选择有真正投资价值的股票呢,巴菲特的回答是: ( 1) 我们能够了解的企业; ( 2)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企业; ( 3) 由诚实正直的人经营管理的企业; ( 4) 能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入该企业的股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主要还是是非理性羊群效应,容易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增大投资风险,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要减小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保护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需要监管部门和市场共同努力,降低我国股市的羊群效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拥有诸多不够成熟的散户投资者。因此,中国要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市值50 万以上的账户占据2. 6%的席位,而市值0 到10 万的散户却多达84. 70%。多引进机构投资者,比如大型的养老金、保险资金或者互惠基金等,股票波动性就会减少,因为它们投资周期较长,不追求短期投机收益,比较客观、透明和理性。不仅如此,中国还应该给予外国投资机构更大的投资权限,投资越来越专业化集中化,亦是成熟市场的表现。其次,中国应完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分红制度。有效的分红制度有助于长期投资,分析1900 年到2005 年欧洲发达国家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其中一半来自分红、股份回购收益,只有一半源自价差收益。在此期间,英国股息回报率平均为9. 6%,其中资本利得占据4. 7%。美国证券市场年均回报率高达9. 8%,而资本利得就占据5. 1%。而我国股票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上市公司分红太少,这导致投资者只能从中获得价差收益,于是中国市场投资氛围浓重。图2 显示了2007 年-2013 年上市公司分红变化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分红总额在增加,分红净利润比却呈现基本不变的趋势,说明上市公司在分红上没有进步,显得非常消极。

最后,要求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直接干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杜绝内幕交易。2001 年之后,我国证券市场相继曝光了亿安科技、中科系列的庄家如何操作股价走势及银广夏等上市公司作假业绩等不良事件,舆论评价中国股市不过是一个投机的“赌场”。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比例较高,加上国内证券市场高速发展使得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良好的投资理念。中国监管层应该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能让大机构利用自身优势来获取非法收益。直到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在2015 年形成了一份信息披露研究报告,即《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案例研究与评估报告( 2014 年度) 》,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意见。这显示出我国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上的重大进步。

“羊群行为”存在于很多领域中,大众的“羊群效应”是民众适应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但在股票市场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投资者若仍然不剖析自己,没有冷静的判断和风险评价,盲目跟随“领头羊”买卖股票,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事先埋伏好的陷阱或圈套,毕竟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投资的成败都需要自己独自承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