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在现代高校中,由于学生心理问题诱发的自杀、暴力和他杀现象较为普遍,并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关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问题进行关注, 并将教育教学重点集中在心理健康问题之上,若只把对学生的高素质进行提升,不对其心理和态度继进行关注,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所以,高等院校要能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关注,高校教育工作者希望对田径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找到结合点开展相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以及改革。该文主要对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1 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校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该种运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身体素质,从而获得健康的身体体魄, 从而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坚实的身体素质。一般来分析,身体健康作为人体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不健康的学生大都存在封闭、自卑等心理问题。身体健康的学生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高校田径运动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出现的自闭和自卑心理。体弱多病的大学生很难接受健康的教育, 虽然心理辅导教师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发现这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但是,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辅导。

2 保证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高校田径运动中,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现积极阳光的心态,并体会到有效的田径运动精神, 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群体可能出现的自卑、自闭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在自卑、失去斗志、自闭的心理状态,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改变他们现有的心理问题,除了运用各种传统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还要让大学生参与到各种田径运动中,在运动过程中要对积极健康的田径运动精神进行体会,从而能够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田径运动时一项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运用,这种田径精神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度和状态,从而让大学生能够通过田径运动更加全面地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塑造。

通过权威调查显示,大学生出现心理扭曲、不健康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各种压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各种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活动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其担负较多的责任,肩上压力相对较大,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一旦遭遇较大的压力,很容易出现不良行为或者心理反映。就业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正视的一种问题,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须要对其就业问题进行考虑。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来分析,应届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会让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负担。大学生人际交往、恋爱等问题都会让其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出现心理扭曲的现象。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健康意识也会让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受到改变, 出现反人类、反社会的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

缓解大学生群体出现的不健康或者不良心理作为现代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田径运动有着积极健康的影响。高校田径运动作为缓解大学生压力的一种运动,能够引导学生舒缓不健康的心理压力,避免大学生思想意识受到负面影响。田径运动作为高强度的一种体育运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暂时忘记各种心理负担。在田径运动过程中,大学生的体力消耗也会让其心理负面情绪得以消除,更加有效地排除各种心理压力,从而活跃其体育精神,保证其获得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培养大学生的斗志

高校田径运动能够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斗志,作为一种竞争力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在不断参与中能够获得超越自我、奋发向上、挑战极限的运动精神。大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后,受到宽松政策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不自觉的心理问题。在这种负面影响下,大学生会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从而出现目标模糊、无所事事的现象。

大学生通过田径运动,能够从根本上领悟到各种体育精神的影响力,在各种竞争中点燃起斗志和奋斗的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根据这种目标实现不断进步和学习。高校田径运动能够让大学生不断进行拼搏、奋斗。大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还能够领悟到超越极限、分奋力拼搏、自我突破的各种体育精神,并进一步把这种体育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从而让大学生燃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斗志。

4 帮助大学生摆脱自卑的心理

高校田径运动还能够让大学生摆脱自卑的心理, 根据专业心理知识分析,大学生出现自闭、自卑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两种原因,分别为交际手段运用的不正确、缺乏自信。

现代大学生群体很难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运用正确的方法来维持与同学或者朋友之间的关系,从而变得越来越自闭。大学生受到背景、家庭、学习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自卑心理,甚至走入歧途,出现严重的心理扭曲现象。

通过高校田径运动, 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能够实现缓解和解决,田径运动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和手段,从训练到比赛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能够形成较为融洽的关系,从而让其成为一种正常的交际手段。大学生通过田径运动能够结识到更多的新朋友和新同学,逐渐摆脱各种自闭的不良心理。部分因为家庭或者学习因素影响而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田径运动获得更多自信,一般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都存在自卑心理,受到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交际活动中。但是,通过田径运动,这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努力发挥出一定的实力,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让学生产生自信、获得钦佩,从根本改变各种不良心理状况。高校田径运动能够改变大学生更加积极、乐观,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5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高校田径运动中, 大学生群体能够逐渐对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现代大学生群体中很容易出现自私的心理,大都不愿意主动接受别人的建议或者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心理不够成熟,存在自负或者自私心态,不愿意帮助他人,也不愿意其他工学或者老师指出自己确实存在的缺点。

田径运动中包含集体项目或者单人项目, 及时在单人体育运动项目中,大学生也会受到同学或者教练的帮助,采取的大都是团队训练的一种模式。通过这种训练模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合作的密切关系,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自我成绩,就要乐于接受其他同学的观点和建议,从而实现共赢的比赛目的。团体类田径运动能够引导参与者学会如何与其他队员进行配合, 例如通过借力来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6 结语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对未来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要想保证大学生群体通过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能够在教会他们学习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田径运动作为大学生体育课程或者体育比赛中一项较为普遍的运动项目,学生通过系统的锻炼或者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体育精神,在与其他同学的紧密配合中学会共享和承担,摆脱各种不良心理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前进动力,更加积极勇敢地接受各种人生挑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