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区服务内容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心理服务开始进入社区,这既为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领域,同时也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在这方面,美国大学服务学习的做法是值得借鉴和引入的。“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被认为是一种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尝试,通过让学生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服务来提高其知识、技能,并培养其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1]。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培养各类心理学服务人才为主旨,它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应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强的服务能力。因此,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可增强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的实效。一、服务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在关于服务学习内涵的诸多界定中,“教学方法”说比较具有代表性,即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将课堂教学、社区服务和分析性反思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
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在今天的美国已呈普及之势。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均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之所以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界的热捧,是因为这种方法与高校实施的其他实践教学方法相比独具特色和功能。研究者认为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和专业实践或实习等相似概念区别的关键有三点:与课程的结合、反思、互惠。服务学习和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参与非盈利性服务,主要区别在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的首要目的是服务而非进行课程学习,而且接受服务的对象是主要受益方,也不强调反思。专业实践或实习虽然和课程学习相结合,同时强调反思,但其首要目的是学习而不是服务,学生是主要受益方而非服务的对象。然而,服务学习强调的是服务与学习并重,这是服务学习的最重要特征。学生按照预定的学习目标参与到社区服务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服务活动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进行反思,从而充分实现服务学习的教育目的。国外多年的教学实践业已证明服务学习的功能是突出而多元的,它对学生、学校和社区都具有显著的作用。研究者发现服务学习这种实践教学方法特别有助于增强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反思能力、学习能力与批判思考能力。
二、“服务学习”方法引入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的现实依据
当前,社区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在社区中开展心理服务,对于满足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需求,促进心理和谐尤为重要。因此,全国多个城市明确提出要重视社区层面的心理服务。但是调查显示,目前社区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鉴于此,和高校合作成为一些社区解决心理服务人员短缺问题的现实选择,因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作为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心理学相关知识普及、解决群众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儿童成长辅导等方面工作。这意味着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有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意味着面对这一新的实践教学阵地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能将服务社会与学生的专业成长有机结合。
服务学习与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有着高度契合性,首先是因为服务学习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增长知识技能视为同等重要,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对职业道德要求极高的工作,因此心理服务实践教学需要遵循服务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贯穿始终。其次是服务学习强调通过反思不断完善服务和提高学业水平,而心理服务实践教学也特别需要重视从事心理服务大学生的督导与反思活动。最后,服务学习以创造学校和社区双赢为目的,这也是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的最大追求。因此,将服务学习的方法引入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之中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三、基于“服务学习”方法的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 准备阶段———以目标、计划与培训为重点
制定明确的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教学目标是准备阶段的首要工作。一方面,要根据所服务社区的现实情况,确实能够满足社区的心理健康需求,使社区能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服务要使学生受益,就要制定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学习目标,包括从事心理服务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心理服务人员自身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特征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等。其次,要制定周详的实施计划,包括组建团队、服务时间的确定、资金问题、交通问题、日程的安排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以及社区组织机构的支持和配合等。最后,培训是服务学习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所需技能等多个方面。
(二) 行动阶段———以服务与学习相结合为主轴
心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咨询、治疗艺术和技巧都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因此,心理服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服务与学习的结合。遵循服务学习的方法,在社区心理服务学习中不但要对学生的心理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还要根据社区心理服务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对服务者的人际沟通技巧、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快速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胜任力。在行动阶段,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要随时跟进指导,了解学生的服务进度并帮助学生处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 反思阶段———以服务经验的提升为关键
服务学习的关键是反思,反思也是服务学习教育价值的体现。反思就是要建立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关键是提升学生的服务经验,反思应该贯穿在整个服务学习的过程之中。在社区心理服务学习中,对以下问题的反思尤为重要:心理服务如何深入社区,社区如何改善和增进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质量,为了做好心理服务还需要了解哪些知识,通过服务学习发展了哪些思维上的技能(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对心理服务作用的认识有否变化等。反思有很多种形式,如个人总结、小组讨论、录像录音回顾、照片展览、访谈记录、信件、文章以及研究报告等等。
(四) 总结和评价阶段———以激励为导向
社区心理服务学习的评价环节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者对服务的评价以及服务社区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对服务学习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以使启示明显化。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有家长和社区机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能较大程度保证评价结果的优化。在总结阶段,学生需要报告服务学习的成果,分享服务学习的经验;同时组织者需对学生在服务活动中取得的贡献进行表彰和鼓励,目的在于强化其从事公益服务的意愿,为学生继续参加服务学习活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