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讨论迷信的人口学影响因素时,都会涉及社会边缘假设。Bainbridge(1978)和 Wuthnow(1976)认为特别倾向于超自然信念的人们都是社会边缘团体,他们受教育水平不高,无业,在主流社会领域拥有较低的地位和特征。与社会边缘地位有关的剥夺和疏离促使人们诉诸于巫术与宗教信念,大概这些信念能使饭依者得到各种补偿。虽然,很多研究结果并不能很好的支持这一假设,但了解这一假设可以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l) 年龄
西方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自然信念与年龄呈负相关。Emmons和 sobal(1981)报告说年龄是超自然信念最强的人口学相关变量。年龄与迷信存在的负相关被 Blachowski(1937)、 Dudyeha(1933)、Jahoda(1970)以及肠baeyk、pritchett和Mitehell(1988)的研究所证实。但在Blum和 Blum(1974)的研究中,这种负向关系并不显著。在香港学者所作的本土化研究中,年龄与超自然信念中的“灵魂和鬼魂”、“死亡知觉”以及“风水”有关(Hui,1988)。另一项关于香港人超自然信念的研究表明:年龄与相信鬼魂存在负相关,年龄较大的人不太相信有来生,但倾向于对死持有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年龄与相信风水存在负相关,年轻人比年龄稍大的人对风水持有更积极的态度。尽管多数研究都支持年龄与超自然信念的负向相关,但大多数超自然信念和年龄的负相关结论出自横断研究而非纵向研究,这就使相关数据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数据资料很好的证实了超自然信念在年龄发展过程中的一致性,但这也许只反映了代际的差异。
在研究学生的迷信心理时,与年龄相关的一个人口学变量是年级。有些研究把年级差异归结为年龄与经验的增长,如FitzPatrick的研究结果就显示:大学一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在迷信量表上得分更高且差异显著,在宗教信仰与传统迷信上结果相同。也有研究并未发现大学生在迷信心理上的年级差异。年级这一人口学变量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如,人的发展(认知的发展)、环境影响(教育)等都可以通过这一变量间接给予揭示。
(2) 性别
虽然不是完全肯定,但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支持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超自然信念, Irwin(1985)、MeGarry和Newberry(l98l)、Randall(1990)、Clark(1991)、Randa和Desrosiers(1950)都报告女性在超自然信念的全部测量上有更高的分数,但Jones等人 (1977)却没有发现这种性别差异。在具体维度上,女性更迷信、相信星座占卜和鬼魂以及孔bae冰和 Pirttila的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相信灵魂论,而wolfradt(1997)的研究结论刚好相反。个别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大学生的迷信心理不存在性别差异。董宣如对国内大学生的研究也证实了女生比男生更相信星象学。关于这种性别差异,Blackmore(1994)认为女性比男性有更丰富的幻想生活以及对内部形象更大的开放性,因此她们比男性更相信超自然信念;scheidi(1973)认为性别差异来源于对科学和宗教的不同态度。Aamio和Lindeman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信.念的部分原因是她们比男性有更高的直觉思维和更低的分析思维。超自然信念的性别差异也很好地支持了社会边缘假设。
(3) 社会经济地位
从社会边缘假设出发,可以得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超自然信念倾向越低的结论。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测量的困难及其作为指标的侵扰性使得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Shell和Berg(1977)在大学生样本中,以其父亲的收入、受教育水平和职业作为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超自然信念倾向无关。早期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地理区域迷信表现的更为明显
(4) 受教育程度
一些研究指出教育可以减少超自然信念,但实征的证据却是零星的、矛盾的。如出一辙,追溯以往的研究,得出一致的结论仍然很难。在大多数包括各教育水平被试的研究中,超自然信念在高教育水平的被试中并不流行。Aamio和Lindeman(2005)的研究结果指出,大学生与职业学校的学生相比其超自然信念水平更低,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受高等教育的人有更高的分析思维,这也间接地支持了大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少地相信超自然信念是因为他们更聪明,对学业更感兴趣。但我国一项关于大学生迷信的研究并没有发现迷信随年级的升高而有所下降,Salter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因此,受教育程度和超自然信念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学科专业
一些研究表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比艺术和人文专业的大学生有更少的超自然信念。也有许多结论与之相反。如Jahoda(1968)的研究就显示,社会类专业的大学生比理科专业及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迷信量表上得分低。自然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比人文学科的学生持有更高的超自然信念。少部分支持教育可以提供批判思维的研究者认为,艺术与人文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所持的超自然信念高是因为他们缺乏批判评估论据的需要,正因如此批判思维和分析思维被假定为教育影响超自然信念产生的机制。另外,早期的研究就已经报告了直觉思维和超自然信念的正相关。而且直觉思维、超自然信念与创造力彼此相关。Aami和Lindeman(2005)就假设直觉思维可能与创造性学科(如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学生较高的超自然信念有关,但他们的研究却没有证实超自然信念的专业差异受思维类型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