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从进幼儿园到读中学、大学,作为学生身份的女性一直有着和男性一样甚至超过男性的优越感。在整个求学阶段,许多女孩子的学习成绩比男孩子好一些,女孩子学业发展也比男孩子顺利。但一走出大学校门,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女性受到的职业歧视俯首皆是。心理学专家的一项研究曾得出过这样的结果:170 名智力超常的女性,在现代职业社会里竟有1/ 3 的人在做一般职员或是家庭妇女。他们把这种使人瞠目结舌的资源浪费称之为“女性尖端缺损”现象。冷峻的现实要求女大学生必须学会在职业竞争中超越男性、立于不败之地的特殊本领。一、女大学生择业的心理优势
由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相当强的心理优势。
1. 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上,女大学生大多比男大学生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口头表达能力上。她们的语言流畅、清晰,在语法、造句、阅读能力等方面很出色,有较好的外语接受能力。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女性的语言具有天生的令人折服、倾倒的能力。女性能很快地记住对方的姓名、地址、电话,这是女性获得信任的一大法宝。一般来说,女性从事文字整理、编辑、翻译、播音工作以及教育、接待洽谈工作等,更能发挥其特长。
2. 独特的思维能力。
女大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处理问题时注意细节,心比较细,她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构思设计方案时,往往使人感到和谐、典雅、细致和直观、深切,采取的方法新颖别致,近乎完美,不像男性那样因粗心大意而易露出破绽。因而适合于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如在服装设计、文学创作、文艺表演方面等。
3. 善于交往的天赋。
女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也很注意自己和别人的容貌、举止和内心世界。正因为如此,她们更怕孤独寂寞,特别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感受,也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心理学实验证明,女性在身心两方面都希望与别人亲密相处。在同一个工作部门,女性的人际交往一般都较密切,因为她们比男性更需要情感交流,更能推心置腹,而且女性具有本能的母性驱使力,对人富有同情心。一位外表冷漠的男性经理或主任可能将自己的苦闷向他的女下属倾吐,而对同性职员缄口不语,这只是因为可以得到母性的宽慰和同情。与女性交流思想还具有安全感,不担心受到攻击和损害。女大学生普遍具有温顺、和蔼、容易与人相处、感情丰富且善于体谅别人的特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推销等工作。
4. 意志的坚韧性。
女大学生的忍耐能力要超过异性,外表很柔弱而内心却很坚强。心理和生理上都是如此。尽管肌肉没有男性发达,爆发力也不如男性突出,但却能在艰苦条件下行走时间更长。一天郊游活动结束后,体格健壮的男生看起来比身单体弱的女生更疲劳,体力恢复显得更慢。女大学生这种忍耐力的优势使她们工作耐心持久,态度认真,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能在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因此,女大学生能在财务管理、计算机操作、勘测设计、资料整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及办公室等工作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5. 独有的人格魅力。
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性格上与男大学生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天生的丽质、活泼的风采、温柔的性格,这些都是女大学生独有的人格魅力。在工作、事业、家庭面临突发的紧急情况时,例如在突然失去依靠的情况下,她们会变得更加坚强;与绝望中的暴烈男子相比,女性深沉的清醒与冷静简直是压不断的擎天柱。正如一位西方企业家所讲的:“缺少女性的办公室是慌乱、灰色的世界,她奉献的不仅是细致认真的工作,而且对男性是一种坚定的推动力。”女大学生择业的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把握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地区和单位,从而获得择业成功。
6. 管理能力的优势。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有个性,有思想,勇于创新,且有知识,有文化,善解人意,品格高尚,个人修养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因此,适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
二、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心理弱势
1. 成就意识偏弱。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着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的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觉得能够读大学已经很不错了,缺乏干事业的雄心壮志。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了动力,一些女大学生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
2. 心理素质欠佳。
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的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以及抗干扰能力差。女大学生在中学时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再次失败、再次受挫,从而畏缩不前。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比男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干扰,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弱点又使她们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她们更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较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或改变初衷、或束缚自己、或动摇决心) ,其情绪容易波动,常受一些琐事的影响和困扰。
3. 自信心不足。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男同学吗?”“, 要是碰钉子多丢人!”“,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等这些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没有打算做得更出色,自然不可能干好,害怕失败,更降低了她们成功的几率。
4. 依赖心理。
一些女同学平时养成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面临职业选择,也容易产生“反正学校得给我们想办法”、“反正父母会给我找工作”的依赖思想。试想,一个缺乏自立、自主、自强意识的大学生,怎么能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选择呢?
5. 优柔寡断。
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面对这一转折,毕业生既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又要不失时机,抓住转折的机遇,当机立断。而女性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一些女大学生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迷茫,以至白白失去择业的良机。
三、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发挥自身优势
那么,在现代社会里,女大学生如何做到“巾帼不让须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呢?
1. 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认真做好求职的准备。
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要知道,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应该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放下思想包袱,认真找寻失败的原因。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显示自己才华的勇气。
2. 充满自信,战胜自我。
作为女大学生,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首先,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男性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其次,在行为上,要保持热情、端庄的仪表,切忌羞涩、扭捏,或过于泼辣、随便,无所顾忌。女性成功的最大障碍是轻视自己,部分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受挫是因为在社会面前缺少男性那种勇往直前的勇气,缺乏应有的自信。她们过低估计自己的力量,总是自我怀疑:我真有这个本领吗? 我能胜过这些才华横溢的男子吗? 我会成功吗? 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失败了怎么办? 给我的荣誉是不是受之有愧? 种种心态充分表明,女性成功的主要障碍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增强自信,战胜自己的软弱是女大学生自我发掘潜能的关键。
3. 勇于竞争,善于竞争。
女性内心世界过于丰富,过于细腻,结果容易造成两种情况:一是顾虑太多怯于竞争。二是对别人,尤其是对其他女性的成就容易嫉妒。这种顾虑和嫉恨影响女大学生日后事业的发展。女大学生是现代女性中最优秀的群体,应该勇于向强者挑战,并决心超过他们,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暂时失败,也不能埋怨自己无能,或者降低自己的人格,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理智地、客观地审时度势,寻找新的突破口、新的方法,把精力和目光盯在下一轮的较量上。敢于竞争,并掌握竞争的方法和技巧,积累竞争的经验,对女大学生择业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4. 始终保持女性的魅力和风度。
如前所述,天生的丽质、活泼的风采、温柔的性格是女性的优势,女大学生在求职时要正确表现和强化这种优势。求职陷入困境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性别,而往往是因为忽略了性别的优势,把自己中性化甚至男性化。在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有的女大学生换掉了平时俏丽的服装,而平时邋邋遢遢的男生却穿得衣冠楚楚。她们错误地认为女性的俏丽容易产生妖艳之嫌。其实,保持女性特有的魅力和风度,克服交往中的羞怯感,不仅与亲密者心神相随,也能与一般合作者促膝攀谈,还能与众多的陌生人寒暄谈天。有了这种豁达的品质,加上自身的才华,必然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5. 克服女性的弱点。由于从小受到“女性角色”的教育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女大学生身上存在一些女性顽固的弱点,对这些精神羁绊必须勇敢地摆脱掉。一是遇事心眼太小。女性比较注意待遇差异和别人态度的细微变化,斤斤计较小事却对大的追求和抱负轻轻放过,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应该像男性对雄业宏旨盯住不放,对小是小非漠然糊涂。二是经济上过于吝啬。这是小家碧玉的一种心理习惯。过于吝啬,对自己的财物看得过重,不仅影响人际关系,还会萎缩人格形象。三是喜欢搬弄是非。决不能做捕风捉影、无事生非的“长舌妇”。因为安定团结、和平共处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人都追求的理想工作环境。四是工作不能独当一面。生活中的依赖、顺从和缺乏独立性也许会得到谅解,但工作中却是两码事,不能独当一面,老板是不会欣赏的,同事也不愿总是替别人履行职责。五是没有事业心。女性要想在社会上实现自立,就必须把自己的目光从身边生活琐事移向未来的事业,不能婆婆妈妈,俗里俗气。
由于社会文化条件背景对女性的限制,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一定的地位,要取决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两个方面,即一要战胜社会偏见,二要战胜自己的弱点。女大学生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客观上与男大学生具备同样的知识底蕴、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但却不能拥有和男大学生一样的择业环境。面对这种客观环境,无论是作为群体的女大学生,还是作为个体的女大学生,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短时间内直接去改变它。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认真剖析自我,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整个女性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