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1.实行价值干预的原则。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遵循西方的“价值中立”原则。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往往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很需要“价值干预”。同样,心理教育也可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以帮助大学生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心理素质。

2.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采取的是一种被动式的方法,教师坐在咨询室等人来咨询,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借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改变过去那种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采用主动的方式。一方面,利用网络普及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发现特别是要利用网络积极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使其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3.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应借鉴与网络交叉的相关学科理论,如网络心理学,网络社会学,网络文化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