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共情的目的主要有:

(一)表达接纳和理解,创建安全的交流环境

共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求助者无条件接纳和关心的态度;就是能真切触模到他人内心世界深处和情绪的一种能力。共情的态度贯穿于网络心理咨询过程的始终,虽然心理咨询的开始阶段,咨询师的共情能力的展现对是否能建立良好信任关系至关重要。但是,在咨询过程的任何阶段,共情的态度和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咨询师具有足够的共情能力,展现良好的共情态度,才能够使求助者感到安全和温暖,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建立深层的信任感

我们曾经提到过,在今天众多的心理咨询流派中,越来越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相互的信任感,在任何学派的治疗师看来,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疗因素。而在人本主义的咨询思想中,尤为看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对咨询效果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充满不信任,则内心必然感到不安全,必然会非常“防卫”’沟通的基础就没有了。一个咨询师如果难以对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无条件接纳关怀,情感上总是排斥求助考,那么这样的状态同样是有害的。而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同时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候也许只是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改善一下和学生的交流方式,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了。《标杆人生》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他们毫不防卫地将自己的情绪说出来,即使是不正确的。”这就是共情的态度,是咨询师产生人际亲和力,取得求助者信任的关键。

(三)为求助者营建一个心理成长的心理环境

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力。人之所以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是因为在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中,过分地受“价值条件化”的作用,自我概念与真实的自我失去了联系,失去了对自己内在真实感受的觉察,生活在不真实的状况中,造成了心理失调,阻碍了个人健康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罗杰斯相信,“所有人生来就有一种向着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引导而努力的倾向。当个体己经具备自然成长(无论是在治疗内还是在治疗外)的条件时,这种趋势就会被意识到”。。当他意识到的时候,自我成长的力量就开始发挥自我引导的力量了。共情的态度正是在咨询的氛围中,为他们营造一种“治疗内”的无条件尊重、接纳、关注、支持鼓励等安全和积极互动的心理环境,让求助考重新经历一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过程,有利于他们逐渐看清楚自身潜在的发展力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