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的案例报告

1.个案基本资料

1.1一般资料

蒋某,女,15岁,高· 新生,初中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性格内向,父母务农,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经详细询问和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1.2个人成长史

长女,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学习努力刻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并全县第一名升人县重点高中。13岁来月经,周期不太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小时候曾经摔倒,嘴唇有一不太明显的疤痕。父母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家族作者简介:杨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思想工作系史。

1.3测验

因求助者是青少年,本身易于焦虑,且所遇问题并不严重并具有普遍性,施以测验会增加其焦虑,故没用测验。

2.主诉和个人陈诉

主诉;第一名进来的,第一次月考考的很不好,老师仅仅勉励自己好好学习,心理很失落,担心自己不再考试优异,受老师赞赏,睡眠不好,也没食欲,影响学习而寻求帮助。

个人陈诉:家里情况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想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很好,都是老师的宠儿,父母骄傲的资本,进高中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减免学费的照顾,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虽然进班级前十名,但在全年级并不领先,老师在总结的时候都没提到自己,只在课下告诉自己要努力,倍感失落,担心老师对自己有意见。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能高效率的学习,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感到没有头绪。月考后最近两周,睡眠都不好,不易入睡,醒来感觉不解乏,也不怎么有食欲,更加担心自己学不好,考不了好成绩。

3.观察和他人反应

眉头紧皱,手无意识地抓着上衣下部。思维清晰,意思表达清楚,无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无退缩行为,无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迫切的求助要求。老师同学反映,该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和同桌关系较好。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I生偏内向、情绪不稳定,存在问题主要是:

(1)学习和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方法不当

(2)情绪焦虑不安

(3)认知存在错误观念

(4)睡眠不好,食欲较差

4.2诊断

4.2.1诊断意见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是新生适应不良。新生适应不良,是指新生(初一、高一)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环境,学习等的不适应,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2.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焦虑,睡眠障碍等)不足两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期-(月考不理想)发生的,内容只局限在学习,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的案例报告

1.个案基本资料

1.1一般资料

蒋某,女,15岁,高· 新生,初中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性格内向,父母务农,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经详细询问和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1.2个人成长史

长女,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学习努力刻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并全县第一名升人县重点高中。13岁来月经,周期不太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小时候曾经摔倒,嘴唇有一不太明显的疤痕。父母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家族作者简介:杨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思想工作系史。

1.3测验

因求助者是青少年,本身易于焦虑,且所遇问题并不严重并具有普遍性,施以测验会增加其焦虑,故没用测验。

2.主诉和个人陈诉

主诉;第一名进来的,第一次月考考的很不好,老师仅仅勉励自己好好学习,心理很失落,担心自己不再考试优异,受老师赞赏,睡眠不好,也没食欲,影响学习而寻求帮助。

个人陈诉:家里情况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想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很好,都是老师的宠儿,父母骄傲的资本,进高中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减免学费的照顾,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虽然进班级前十名,但在全年级并不领先,老师在总结的时候都没提到自己,只在课下告诉自己要努力,倍感失落,担心老师对自己有意见。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能高效率的学习,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感到没有头绪。月考后最近两周,睡眠都不好,不易入睡,醒来感觉不解乏,也不怎么有食欲,更加担心自己学不好,考不了好成绩。

3.观察和他人反应

眉头紧皱,手无意识地抓着上衣下部。思维清晰,意思表达清楚,无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无退缩行为,无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迫切的求助要求。老师同学反映,该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和同桌关系较好。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I生偏内向、情绪不稳定,存在问题主要是:

(1)学习和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方法不当

(2)情绪焦虑不安

(3)认知存在错误观念

(4)睡眠不好,食欲较差

4.2诊断

4.2.1诊断意见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是新生适应不良。新生适应不良,是指新生(初一、高一)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环境,学习等的不适应,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2.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焦虑,睡眠障碍等)不足两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期-(月考不理想)发生的,内容只局限在学习,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2-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个性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问题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并不严重,社会功能影响不大,病程不足两个个月,评分不足6分,问题也没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原因分析

5.1个体原因

(1)个体成熟水平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焦虑程度是高低有别的,一般来说,在人的青春期由于激素及性格正在成熟等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焦虑水平明显的会很高。

(2)认知因素

她在以前的学习环境中处于强背的位置,是受人瞩目的焦点,而现在不再拔尖,形成了的心理落差,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是使她出现情绪波动、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由于处于高中阶段,认知并/f:能客观全面。在以前的学习环境里成绩优异,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够而且应该成绩优异。对于学习成绩的认识也有偏颇,不是把它认为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体现,而是和别人比较的尺度。对自我的评价主要依靠外在的评价,不为自己掌握到新的知识而欣喜,而为不如别人而苦恼,为老师不再赞赏自己而焦虑。不合理理念是我应该考第一啊,老师应该赞赏我啊,同学应该羡慕我啊。学习目标不是掌握目标,主要是表现目标和社会目标,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考得好,大家都夸赞和羡慕。由于她的学习目标是表现目标,就决定了把老师的角色定义为给予奖惩的法官而不是帮助学习的资源和向导,所以总是担心自己不如入学时的成绩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主要是机械重复,抄写,机械记忆,这些已不适用于高中的学习。

(3)个性因素

内向,自我要求高,追求完美。

5-2社会原因

(1)家庭原因

家庭情况不好,她的成绩好坏决定着父母是否感到欣慰和自豪,环境和家庭给予的压力比较大,但父母没有和她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减轻她的压力。

(2)学校原因

老师也希望她能给班级争光,无形中也给她带来压力。老师的谈话也是鼓励她好好学习,没有真正触及她的内心,给她减压,提供正确的指导,而更加重她的担忧和焦虑。由于她在县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级,同学们之间竞争较多而交流不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6.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

改变来访者认为“我应该一直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赞赏”不合理想法;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获得适合高中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适应高中学习。

(2)近期目标

获得适合高中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

(3)中期目标

调整认知,客观的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调整目标,合理定位。

(4)长期目标

完善个性,心态平和。

(5)最终目标

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7.咨询方案

7.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月考没考第一,担心老师批评,焦虑不安。其原因是有这样的错误想法“我应该考试成绩优异,应该得到老师的赞赏”。来访者思维清晰,求助愿望强烈,年龄较轻,易于改变不良认知。合理情绪疗法对此类问题是最有针对性和有效的。为此整个过程应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辅之以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精神面貌。

7.2时间和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为同学提供免费服务。根据同学本人的实际情况,对该同学的心理咨询服务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周一次,分5次进行,每次50分钟。

8.咨询过程

8.1咨询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1。2次)

(2)心理帮助阶段(2 4次)

(3)结束与巩固阶段(5次) 8_2咨询过程

8.2.1第一次20(0年10月16日

目的:

(1)了解求助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2)建立咨询同盟;(3)降低求助者过高的预期;(4)确定主要的心理问题;(5)协商确定咨询目标;(6)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2)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则;(3)了解求助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陈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4)针对求助者对于咨询预期过高的情况(她想立即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降低预期,告知来访者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5)发现求助者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6)与求助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7)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问题;

(8)建立良好的建设性的咨询关系的努力始终贯穿整个的咨询过程当中。

下面是我记录的咨询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现在这种状态呢?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来,而这次月考考的这么差,老师一个劲的表扬那几个考得好进步大的同学,看到我都没什么表情,心理受不了。

咨询师:这只是你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时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想法。人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心情。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由头脑中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你也许就能改变这种现状。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个例子,假如你回寝室睡午觉,而你的室友一直翻箱倒柜,走来走去,使你无法入睡,你会怎么想?

求助者:我会很生气,她太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了。

咨询师:假如后来你才知道那次是因为最疼爱她的奶奶病重,要见她最好一面呢?

求助者:哦,她当时一定心急如焚。

咨询师:你还会对她生气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会很同情她。

咨询师:看,同一件事情——你的室友打扰了你的午休,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时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每个学生几乎都会碰到。考试好坏不是常用的事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老师赞扬考的好的进步大的同学没有表扬你不也很正常吗?但并不是每个考试退步没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像你这样,为什么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的想法与他们的不一样?可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地方不合理啊?

咨询师: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讨论的。在这一段对话里,我想求助者介绍了ABC理论,但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宣传,而是通过她身边的例子来是救助者接受这一理论。而且在求助者稍有领悟后,我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这出她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遇到,但并不都像她那样。引导她按这个理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8.2.2第二次:2004年1O月23日

目的:

(1)加强咨询关系;(2)挖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与对事情的表面看法区别开来;(3)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及与自己问题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问题负有责任,要积极的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通过会谈进一步加强咨询关系。(2)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的问题,让她举一些例子说明自己的问题,引导其发现在学习生活中确实有绝对化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3)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焦虑不安是由于“我应该考成绩优异,应该受到老师的赞赏,这次没考第一真是太糟糕了”这些不合理信念导致的。

8.2_3第三次2004年1O月29日

目的:

(1)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2)客观的认识自我;(3)纠正完美主义倾向,调整目标,合理定位;(4)缓解因考试不理想带来的焦虑情绪;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及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过程:

(1)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其确信自己的问题是有其不合理信念引起,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2)通过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体验到合理情绪,进而改变认知。纠正完美主义倾向,调整目标,合理定位。

下面是咨询过程中的对话节选:

求助者:虽然我觉得我的问题是因为我的不合理想法,我还是为考的不太好难受。

咨询师:哪你觉得怎么样才是考得好呢?求助者:我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非常优秀,高中入学的时候也是年级第一,起码也应该班里前三名,年级前十名吧。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以前成绩优异,现在成绩也应该优异,你本就应该成绩优异?

求助者:是啊,我对这从来没有怀疑过。

咨询师:历史书上有讲到项羽吧,项羽力气巨大,武功精湛,战术高明,起义之后一直都打胜仗,巨鹿之战更是以少胜多雄霸天下,那垓下之役他也应该胜利啊!他怎么会失败了呢?

求助者:这⋯⋯

咨询师:是啊!没有谁应该永远优异永远胜利,它受一定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你可以希望成绩优异并为此努力,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希望,但你不能认为你就应该也必须成绩优异,因为这太难做的了。而你又有这样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就成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啊,如果我不这样要求自己,就不会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咨询师:那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事实上没有人能一直优异,一直胜利。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长处有短处,有擅长的有不擅长的,没有一个人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胜利都表现优异。你见过或历史上有过永远胜利从不失败的人吗?

求助者:没有,诸葛亮那么聪明也有失败,毛主席也有失误。

咨询师:你比他们呢?

求助者:看来我的确不应该认为自己就应该优异咨询师:没有什么不应该,你可以希望自己优异,每个人都可以希望或想要自己优异,当自己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仅仅是失望或遗憾,而不是过于强烈的惊恐不安,紧张焦虑,怨恨自己或别人⋯⋯

咨询师:好,现在闭上眼睛,尽可能做的舒服些⋯ ⋯ 现在开始想象,期中考试,你在班里占中间或几乎倒数,你的父母没有笑容,你的班主任也对你失望了⋯⋯尽可能生动地想象这些情景,能想象到吗?

求助者:能。咨询师:什么感受呢?

求助者:我感到难以置信,很惊恐,很难受,也很焦虑。

咨询师:是的,但是你现在把这种情绪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失望和遗憾。仍然保持刚才的想象,但仅仅感到失望和遗憾。能做到吗?

求助者:我再努力⋯⋯比较困难。

咨询师:没有人能永远优异,没有人不会失败,这很正常。你的父母和老师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你能接受你的失败,仅仅感觉失望和遗憾而已。天没有塌,你还好好的坐在这里。

求助者:嗯⋯⋯好了,我仅仅感到遗憾,这次没考好没什么。

咨询师:好,慢慢睁开眼睛,停止想象。你是怎么转变的?

求助者:就是考了倒数,我也没死去。看来没那么严重。

咨询师:你是怎么对自己说的呢?

求助者:没有人能永远优异,没有人能永远成功,即便伟人,何况我能?当然,考倒数不是我希望的,但会改变的。如果我仍像以前那样想,我会焦虑不安甚至绝望,但有什么用呢?也许我下次考的更差。

咨询师:好极了,你已经发现了你以前想法中不合理的地方,并努力用新的想法来代替,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如果你不断的去发现你生活中让你感到不愉快的想法,努力改变它,你会进步很大的。我在第一次咨询和第二次咨询对求助者予以引导,分析和解说。求助者也在第一次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有所思考,在第二次有所领悟,但求助者并不会简单的放弃自己的想法,还会为自己的想法作辩解,因此在这次咨询中我就对她的观点进行“产婆术”式的辩论,使她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然后,我又用了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让她在情绪体验的改变中改变认知,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这样会对ca己重新定位。

作业:完成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8.2.4第四次2(KI4年11月5日

目的:

(1)巩固新获得的合理信念;(2)获得适合高中学习方法,适应高中学习;(3)学会放松,改善睡眠,调整食欲;方法:会谈放松训练

过程:

(1)探讨她的合理自我分析报告,巩固新获得的合理信念;(2)探讨高中的学习特点和方法;(3)学习深呼吸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和肌肉渐进放松训练,进行了深呼吸和想象放松综合在一起的放松训练

作业:和同学交流学习方法;练习放松训练

8.2.5第五次2004年11月12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方法:会谈

过程:

(1)回顾咨询过程,使求助者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及咨询过程中发生的变化。(2)总结咨询成果,肯定求助者取得进步(3)向求助者指出并希望以后要用合理情绪疗法不断分析生活中的出现的不合理信念,克服完美主义倾向,完善个性。

9.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我想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每天踏踏实实地学习就行了,学习也有效率了。” “我现在睡眠好多了,有时不到放学就感觉到饿。”

(2)咨询师的评估

一个月后我做了随访,求助者情绪稳定,学习状态良好。

(3)老师评价

“这个同学最近情绪稳定,而且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成绩也有所进步。”同学评反应“她不像开学不久是那样总是眉头紧缩着,比较平静。”“她很会安排她的学习”。

此次的咨询结构比较的严谨,咨询关系的建立比较好,咨询方法基本恰当,咨询过程相对完整,条理比较清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尾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