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zz.com.cn

昨天晚上和几个同行的朋友一起吃饭庆祝中秋,在期间我们谈到了一个话题,我觉得比较有意义,于是,想要写下来,希望能对一些人有所帮助。

话题的起因是一个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她说她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的时候,由于有人在突然之间放了一个炮竹,当时孩子站在原地突然之间“傻了”,妈妈马上把孩子抱在怀里,爸爸说:“没有关系的,他都没有反应,你紧张什么?”妈妈说:“还说没有事,你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朋友问我:“韦老师,你说这样的事情会对孩子有影响吗,你怎么看孩子的爸爸和妈妈的这些表现?”

在回应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这让我想到了之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一次我到朋友家里参加一个聚会,当时和我一起去的还有我当时的一个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当然也是一名心理医生。当天晚上还有其他的许多不认识的朋友参加,当时有一个朋友带了三个小朋友,因为在路上这位朋友和别人发生了一些纠纷,她的车被人砸了,而在车里的孩子就受到了惊吓,这三个孩子大的11岁,是个男孩子,第二个是8岁的女孩子,还有一个是4岁的小女孩。

这三个孩子进屋的那一刻的表现,现在我还记得很深刻,最大的那个男孩子的眼神显露出的是一种无奈和气馁。第二个8岁的小女孩,看我们的时候明显感受到她的眼神在游离,感受到她非常不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4岁的那个小女孩,一进门看到我则突然站在那里,身体虽然没动,但就是从她的眼神里感受到她在往后退。

朋友知道我和同事是从事心理学的,就说你看这几个孩子,是不是需要处理一下,最后由我的同事用心理学的方式帮这三个孩子分别做了的处理,在处理大一点的男孩子的时候,只用了几句话就发现了这次事件对他们的影响。

同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和叔叔说说吗?”

11岁男孩:“我和妈妈都在车上,然后……”

同事:“你是不是觉得你没有帮助你的妈妈,你心里很内疚……”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开始哭了,一边哭一边说一直到结束。在这里我不能把同事处理这几个孩子的危机心理的整个过程写出来,我还是想告诉那些有着类似经验的大人朋友,这些看似不必在意的小事情,却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

我在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遇到许多人的许多问题,其中包含一部分因为过去的一些创伤经历没有处理而影响今天的案例。这也让我觉得,一个人在遇到应激性(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如果出现应激性的心理问题,是需要处理的,尤其是个性和心理还处在发展中的孩子。

你不是心理医生,不会很多技术,但如果重视起来,就会把不良的影响降到最低。据我了解,在广州还没有做关于孩子出现应激性心理问题,作为父母或监护人怎样应对的专题讲座。我想接下来,我会寻找机会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谢谢各位的阅读,如有类似的话题需要探讨,请来信或来电共同学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