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动摇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

咨询师如何通过干预(D)达到动摇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iBs))呢?

一旦非理性信念被识别出来,咨询者就开始帮助来访者与非理性信念辩论。这是理性——情绪治疗的核心环节。

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工作实际上包括“破”和“立”两方面,要使来访者建立理性的信念和思维,则首先必须设法动摇、破坏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和思维,咨询者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例如,“我必须干得很棒,必须赢得他人的赞赏,否则我就是个糟糕的人,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这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绝对化的观念

D:将绝对化的要求转化为意愿:“我希望干得不错,希望…,如果不能够成为我希望的样子,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人,是一个失败的人。”这样,你就表达了来访者想表达而未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

辨析常可包括三项工作;

①识别或分辨来访者表达的非理性观念:例如,“他不再爱我了”这一事件,A、非理性观念解释;B、理性观念解释;

②证明前者为什么不合理,后者为什么合理;

③分析说明为什么前者会导致情绪困扰后者为什么不会导致情绪困扰。

辨析的主要意图是使来访者认识到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及其对自己的危害,从而产生动摇他们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并且想要抛弃它们的动机。

“他人拥有的,我同样也应该拥有,否则社会和世界就不公平,我无法忍受不公平的世界,这个世界应该遭受诅咒。”

这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单极思维

“他人拥有的,你可能没有,但你所拥有的,他人可能也没有。如果说,他人有而你没有,这个世界不公平,那么,你拥有而别人没有,那是否就公平呢?”

由于他们是单极思维方式、故需要补充他并没有表达完整的另一部分话:“他人拥有的,你可能没有,同样,你所拥有的,他人也可能没有。社会和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它们却以这种方式体现出社会和世界相对的公平。”

质疑是动摇来访者非理性观念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在动摇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上显得很有力量。

治疗者常这样质疑:“有什么证据支持你的这种信念?”“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质疑的关键是抓住信念中的违反逻辑、不合常理、与经验事实相悖的地方,来动摇来访者非理性信念。

具体化

例如,“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否则我这一辈子就完了”。

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过分概括化

理性情绪治疗的观点认为人有过分概括化的倾向,往往把一件事情的不成功,解释为整个人生的失败,从而产生“糟糕至极”的信念,治疗者常用一种可称之为“具体化”的办法,将来访者抽象的害怕转化为具体的害怕。因为抽象的害怕是来访者发生了泛化的害怕,很难着手进行具体治疗,而一旦具体化,则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

访:要是我考不上大学,我就完了…

咨:你能够具体告诉我,考不上大学,你究竟什么完了呢? ”,

访:…,我妈妈会非常伤心,我的老师会很失望,我感到我没脸见人,我看不到自己的前途。

咨:很好!让我们先谈谈你妈妈吧,你说你考不上大学你的妈妈会很伤心,你能够告诉我你妈妈怎么个伤心法吗?

访,我妈妈会伤心得哭!

咨:对,你考不上大学你妈妈伤心得哭,然后呢?

访:然后,我妈妈会很长一段时间都郁郁寡欢,吃不香,睡不好!

咨:对,你妈妈会很长一段时间都郁郁寡欢,吃不香,睡不好!然后呢?

访:然后,…,然后可能她还是该干嘛还是干嘛吧!

咨:你瞧,在你想象中那么可怕的事情!事实上呢?

访:(笑)其实也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我把事情的消极后果夸大了!

事实上,这种具体化的方法可以变通运用于解决所有绝对化、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