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有很深的生活哲理性。因各种原因,人们对行为主义有各种误解。行为主义代表人华生说“人是一种动物”……直观的“行为”二字,似乎不尊重人性的理性和感受的“嫌疑”。这些从专业角度说起来很麻烦,我们仅从简单的故事里说说“人的行为”。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很有名的木偶剧“三个和尚”……我们都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简单的道理,所以我们也经常在生活里用“三个和尚没水喝”来说明—人多时候时的互相推托。我们也非常明白“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和尚多了“不干活”?那么,是什么改变了和尚的行为?是“分析”?是“人本”?还是“认识”?还是其他什么?和尚可能什么也没想,可能也想了一些什么……总之,和尚明白一个事实:现在自己不挑水,也有水喝了,三个和尚都这么想。是的,人的处境和环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和认知。行为主义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在这种外环境下,你不知不觉中会采用相应的行为和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所以,看似简单的“行为”里包含了丰富的人性和“存在的事实”……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就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行为反应”。很长时间以来我常想,“森田疗法”里是不是含有丰富的“行为主义”思想?—— 一种行为和一种环境必然产生相应的效应。

来源:中国心理咨询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