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维尔·塔奇科夫斯基(Pawel Tacikowski)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认知科学家。

他说,自己从小就爱幻想,脑子里经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例如,“如果有一天,我钻进了别人的身体,在里面睁开眼的时候,我的想法还会是自己以前的想法么?”

尽管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幻想,长大以后可能就不再那么痴迷这些幻想了。但是,塔奇科夫斯基的好奇心从未衰减,驱动着他探索人类心智的奥秘。

现在,他把童年的幻想搬进了大脑、身体和自我实验室。以了解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性格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实验室里,塔奇科夫斯基的团队让两个相互认识的朋友(通过橡胶手套错觉)交换了身体。并且找到了童年幻想中的答案——当一个人和朋友”交换身体“后,他会觉得自己的性格更像他眼中的朋友的性格。这项研究于8月26日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

Pawel Tacikowski, Marieke L. Weijs, H. Henrik Ehrsson.(2020) Perception of Our Own Body Influences Self-Concept and Self-Incoherence Impairs Episodic Memory. iScience. 101429 DOI: 10.1016/j.isci.2020.101429

研究方法

由Henrik Ehrsson领导的团队让相互认识的朋友们佩戴VR眼镜。眼镜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实时展示了另一个人身体的形象。

为了进一步加深这种错觉,他们同时触碰两个参与者身体的相同部位,这样他们也能感觉到他们在VR眼镜中看到的东西(即,获得了橡胶手套错觉)。研究人员发现,仅仅过了几分钟,这种错觉就产生了效果。

实验过程视频,上部左右两个小图显示参与者在头戴中看到的内容。

为了证明这一点,研究人员用道具刀威胁朋友的身体,发现参与者突然大汗淋漓,就好像他就是那个受到威胁的人一样。

A)在控制条件下诱导友体交换错觉和触觉刺激;B)幻觉问卷;C)用刀威胁。

塔奇科夫斯基说:“身体交换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属领域”。

参与者感觉到自己“在别人的身体里”醒来了一小段时间,但这段时间足以让他们的自我认知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在进行身体互换之前,参与者对朋友的健谈、快乐、独立和自信等方面进行了评分,并且以此作为基线。然而,在交换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性格更像(自己身体里的)朋友的性格。

错觉与意识

这种错觉不仅改变了错觉发生时的自我意识,而且也对记忆产生了影响。

相关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心理自我意识和生理自我意识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与记忆功能有关:当我们的心理自我概念与身体自我不匹配时,我们的记忆就会受损。

塔奇科夫斯基说:“由于人们更善于记住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在幻觉中对一个人的自我表征进行干扰,那么,往往会降低他们的记忆表现。”

该项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塔奇科夫斯基的以上推测。那些参与了错觉的被试,他们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通常更差。然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更充分将朋友的身体接纳为自己身体,并且大幅调整自己的性格(以匹配朋友性格)的被试,他们在测试中的表现要比那些感觉与自己身体脱节的人要更好。

在异步自我(asyncS)中,现实身体所有权的减少与(在此情况下被评估的)性格认知记忆受损有关。

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不连贯性(self-incoherence)”程度较低,这意味着他们的心理和身体自我表征仍然可以保持一致。

临床应用

这些发现在研究人格解体障碍时可能很重要,即人们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之间不协调。这些研究也可以帮助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研究。

“我们发现,自我概念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有趣的实际意义,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通常对自己有非常僵化和消极的信念,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这种错觉,它可能会使那些信念不再那么僵化,也不会那么消极。”塔奇科夫斯基说。

塔奇科夫斯基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要为身体和心理层面的自我意识建构制定一个更为通用的框架。

“现在,我的脑海里充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行为效应是如何起作用的——大脑的机制是什么?”塔奇科夫斯基补充道,“我们可以将此模型用于更具体的临床应用,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