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是否决定保持社交疏远,与一个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有关。这项研究揭示了个人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的核心认知缺陷,并且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认知场所。

研究人员发现,在新冠病毒爆发的早期阶段,工作记忆容量在社会距离依从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工作记忆容量较高的个体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保持社交距离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们也更愿意遵守相关的建议准则。

工作记忆是大脑在短时间内(通常只有几秒钟)保存信息的心理过程。短时间内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可以预测许多的心理能力,例如智力、理解力和学习能力。简单说,工作记忆就是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信息的能力。

论文的合著者,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副教授张薇薇(音译)说:“决定是否保持社会距离是一个困难的决定,尤其是在社会利益(例如,防止公共卫生资源紧张)和个人成本(例如,失去社会联系和财务挑战)之间存在冲突时。该决定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理容量,即在我们的大脑中保留多条可能相互冲突的信息,这被称为工作记忆容量。”

“工作记忆容量越高,就越可能保持社交距离,”张说,“有趣的是,即使我们控制了相关的心理和社会经济因素(如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性格特征、教育、智力和收入),这种关系仍然存在。”


Weizhen Xie, Stephen Campbell, Weiwei Zhang.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predic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distancing complianc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202008868
DOI: 10.1073/pnas.2008868117

美国并不强制公民保持社会距离,因此很多人不遵从这些建议,这在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早期阶段尤其严重。

“我们的发现揭示了冠状病毒大流行初期,服从保持社会距离建议的一个认知根源,”张说,“我们发现,保持社会距离的依从性,可能依赖于在工作记忆中(评估这些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的决策过程,而不是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对于工作记忆容量较大的人来说,这个决策过程可能不那么费力,他们会更多的保持社交隔离。”

这项研究调查了2020年3月13~25日期间的850名美国居民,即,美国总统宣布冠状病毒大流行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后的头两周。

参与者首先填写了一份人口统计问卷。然后,他们完成了一组问卷调查,这些问卷记录了个体在保持社交距离的依从性、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方面的差异、人格因素和智力,并且测量了参与者对维持社交距离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理解。

“正如工作记忆容量能够预测一些社会人格特质一样,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可以预测保持社会距离的依从性,”张说,“这表明,政策制定者在促进合规行为(如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离)时,需要考虑个体的一般认知能力。”

张和他的同事建议利用简洁明了的媒体材料促进合规行为,以避免信息过载。张说:“这些材料中的信息应该简单、简明、短小。这会让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研究结果还表明,学会保持社交距离,并且成为一种新规范的轻松决策过程需要依靠工作记忆。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谢蔚臻说:“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者,我感到有责任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遵循不断发展的社会隔离规范,而另一些人却忽略了它。解决此问题可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因冠状病毒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

张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记忆的在新社会规范(如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离)中的贡献率将会下降。他说:“最终,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将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它们与工作记忆的关系也将减少。”

研究小组接下来将要分析他们在美国、中国和韩国收集的数据,以确定有助于人们应对冠状病毒大流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研究人员也一直在收集数据,评估工作记忆与大流行期间种族歧视的关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