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合作和竞争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对合作行为进行奖励的话,一个7岁儿童和一个12岁儿童之间的合作行为更易产生,但随着奖励的取消,他们之间的合作就会减少。这一点符合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较大的儿童更能够根据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例如,如果强调个人主义,他们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竞争行为;而年幼儿童的竞争受其他人的要求较少。在合作行为方面,也有类似情形。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从事某项活动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
另外,给予一个班集体的奖励比给予班级中个人的奖赏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作用更大,即使给班集体的奖励少于给个人的奖励,产生的合作行为仍然比奖励个人所产生的合作行为多。因为给予班级的奖励能够帮助同学形成为达到目标而产生一种“轮流”的策略;而给予个人奖励则倾向于使同学产生一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
2)性别对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影响。虽然有人认为,性别不影响儿童的合作和竞争行为,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性别差异是存在的,有时男孩比女孩更合作,有时则是女孩比男孩更合作。但总体来讲,女孩更喜欢合作活动,男孩则较多喜欢竞争活动。在奖励较大或较小的情况下,女生的合作行为多于男生,在奖励适中的情况下,男生的合作行为多于女生。在竞争行为方面,男生的竞争行为多于女生。随活动时间的延长,男女儿童的竞争行为增多,其中女孩参与竞争的准备时间较长,男孩的准备时间较短。在男女配对的竞争活动中,无论技能高低,男孩的竞争行为都有所增强,而女孩竞争行为下降。女性在同男性竞争中时常出现退缩行为,其中妇女传统观念强的社会中女性表现出更强的退缩性行为。
3)其他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更合作。不同国家的儿童在竞争与合作方面也存在差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影响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因素,如同伴团体的组成影响儿童的合作行为。在相同等级或具有朋友关系的团体中,能够有效和平等地使用物体;而在团体中包含了低等级关系或非朋友关系的儿童时,处于支配地位的儿童占有更多优势。此外,儿童的个性特征、儿童对合作和竞争的认识和态度、奖励与惩罚的不同强度与性质、游戏任务的难易程度、儿童游戏技能的高低等因素都对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产生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