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确,而领于的颜色也成了各个阶层的直接代表,金领、白领、蓝领、灰领,它们既代表着不同的职业,又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收入。下面我们主要谈一下白领阶层,尤其是女性白领。 在大家痛斥这些女人“忘本”、 “没有人情味”之前,不妨来了解一下她们的心理。或许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她们有那么“忘本”,你会发现,原来她们的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值得同情的。一般来说,不承认自己“乡下”出身的女白领主要是缘于以下几种心理。
为了避免挫败感
虽然主流文化不断强调不论阶级、不论出身,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历史传统留给我们的却是对城市的过多关注以及对农村的忽略。久而久之,城市和农村分别成了文明和愚昧、先进和落后、发达和贫穷的象征。人们心中更是存在着一种城市人高人一等,而农村人低人一等的歧视性的看法。同时,在人们眼中女白领已经成为品位、时尚和优雅的象征。如果一个人人羡慕的女白领却是农村人,很多人便会觉得她们内在的涵养与外表并不协调,而很多女白领也会有这样的担心。女人渴望别人的认同,渴望从别人那里找到自信。如果被人否定,必定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为了避免这样的挫败感,她们才会否定自己的“乡下”出身。
对“农村”有心理偏见
随着时代的进步,白领的范国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白领的关注和评价都有了提高,从最初的物质和形象层面,如今的内在修养方面。在这种社会认同的要求下,女白领们开始注重自己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而“西化”成为一种倾向。在她们眼中,西化是追求先进、追求时尚的必然。此外,女白领们也开始发展特立独行的性格,追寻新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总之,她们必须成为与众不同的、让人美慕的对象。然而,一个人的性格和观念等是很难改变的,从小在农村那种闭塞的环境中,受着传统观念的熏陶,农村人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尽管在别人眼中,她们现在是光鲜亮丽,走在时尚前沿的白领,但自己仍会对“土气”的出身介怀。
“农村”出身让女白领没有安全感
女白领给自己以“优雅”、 “时尚”、 “品质”的定位。然而,她们普遍有一种焦虑感和紧张情绪。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使得她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自己各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容貌、能力、经历,还有一个很多人看中的,那就是家庭出身。这成了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女白领的心病,她们一方面积极表现自己的优秀,另一方面又小心冀冀保护着自己出身于农村的秘密。
其实,女人的虚荣是女白领保守自己农村出身事实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学上,女人的虚荣是对自己外貌、学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过分在乎。她们渴望赞美和肯定,在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寻找另一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和自尊。她们努力将自己的优势表现给别人,却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因为那会带给她们强烈的失落和挫败感。尽管,对于女白领来说,农村出身并不是她们的不足。但在她们对虚荣的追求下,在她们对自我肯定的渴望中,这个事实被她们深埋心底。
说到虚荣心,下面这位小A的生活很值得女人们思考。
小A是一家公司的白领,然而严格意义上她似乎并不能称为白领。因为尽管她同样出入于高档写字楼,每天只呆在办公室,但却只有3800元的月收入。而在小A的支出中,房租是个重头戏.小A租住的是一间高级公寓,每月只是房租便要1800元。在大城市中,除了房租剩下的伐很难维持正常的花销。为了租到这样的房子,小A每天省吃他用。为此,11A很是苦恼。其实,同事们也有租住普通房子的,但小A说,她现在的邻居不是自己开公司,就是银行干部,自己出入于这样的社区,也会显得很有身份*然而,这种追求的背后,却是辛酸的生活。
女人是虚荣的,女白领更是虚荣的正确看待自己的出身。
在这里,有句老话与各位女人共勉那就是“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白领、蓝领的分类最先始于西方。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最早的高收入白领,他们通常是外企雇员。他们具有现在白领具有的基本特征,但缺少现在白领的新特点。因此,他们成了“传统白领”,现在的白领,更追求行为上的特立独行、观念上的与众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寻常。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中,冷漠的表情和快速的步伐是他们的显著特点,还有就是经常挂在他们口头的那个“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