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目前的研究现状( 一) 影响人际沟通障碍的基本因素分析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上陌生人的接触是我们难免的,其中离不开基本的人际沟通问题,一些人在与陌生人接触和交流时,能很快与之建立良好的联系。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找到影响人际沟通的各种因素对于克服和改善人际沟通障碍是十分必要的。
影响人际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有信息来源的渠道传播中遇到的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包括信息传递者使用的传播技术、沟通态度、社会地位、知识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将信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的态度方式和内容,从而影响着人际沟通的信息传播。其次是语言以及传播信号的组合和排列,信息内容本身的表达和信息在语言处理上的各种情况。此外,信息的传播渠道也直接影响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表达表现。同一信息在经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传递的时候,传播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由于传播渠道的不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传播内容上的误差。因此,信息在传播时要尽量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此外,信息的接受者在信息接受过程中,由于接受者的心理选择取向,会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个人喜好等问题,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因此在接受传播的信息内容时,会对不喜欢的信息进行接收的弱化。而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的心理状态对于当时信息的接收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 二) 造成人际沟通障碍的成因
人际沟通作为一种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发挥着交流态度情感、沟通观念想法以及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因此是人类社会信息沟通形成的开端。人际沟通存在障碍是在所难免的,例如,语言表达的不恰当性、片面性; 语言编码混淆带来的表达错误; 交流过程中存在着网络障碍以及渠道障碍等,都是人类进行人际交往时出现的种种经常性的障碍。
人类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主要包括个人的观念看法、情感取向、爱好以及个人情绪等基本问题。在这种社交活动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存在。比如说省直单位的上下级机关或组织内部的各个领导与部属之间的纵向沟通,社会大众的群体内部以及各个群体之间和群体部门之间进行的各个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都应该属于人际沟通的范围之内。然而我们知道,人际沟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障碍,而引起沟通障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看,主要是由于个人的心理因素影响以及语言系统的组织、表达缺陷等; 从客观上来看,主要原因是由于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造成沟通障碍,或者由于存在着不可更改的空间距离等。面对这些阻碍人际交往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突破困境,使人际沟通更加顺畅、和谐呢?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人际交往的其中一方必须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度量和体察沟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结合对方的观念、情感取向、立场等因素,来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融入自己的层次目的,使之契合对方的兴趣和情感倾向,最终实现自己进行人际交往的目标。
二、克服人际沟通障碍在社会心理学引导下的进展
( 一) 社会心理学中人际沟通障碍的分类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沟通因素等影响而造成的人际沟通障碍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同时就会有不同的社会意识以及社会价值观和不同的道德标准,在人际沟通上,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会以自身的价值思考接收信息的不同内容。不同的社会地位产生的不同价值观主要在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影响。例如,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党派成员之间都会存在代沟,造成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认知程度对于信息的接收也存在很大的影响。比如语言表达的不通畅、社会风俗的影响以及行业规范带来的不同的误解,使得信息在传播时带有一定的个人感情色彩,从而影响信息的传播。而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特性和个性特征也会影响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而每个人不同的气质以及能力和兴趣爱好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接收效果。而不同的人们的不同的社会心理,也是造成人们沟通障碍的因素。不同的动机不同的信息理解,不同的态度都会对信息的传播和理解接收存在一定的影响。
( 二) 如何克服人际沟通障碍
每个个体存在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嫉妒心理、轻视心理以及怀疑心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人类心理素质不够完善的表现之一,也对人们的人际交流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对这些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压抑和控制,才能较为有效地克服人际沟通存在的种种障碍。而我们同时也清楚地知道,沟通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和角度去了解他人要表达的信息以及观点,人是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情感动物,我们需要理智的去控制,努力地克服对那些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所格格不入的社会心理问题,准确把握对方的各种想法以及思维的变化趋势和结果,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只有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沟通才能够顺畅地进行。此外,在沟通的过程中,为了消除嫉妒、轻视以及怀疑等心理问题,个人必须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以改变自己偏执的看法和立场,以宽容、温和的心理素质进行人际沟通,促进交流更加顺利地进行。对于现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其实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从而避免在社会浮躁的大潮流中随波逐流。比如,拥有不同喜好的两个人,在日常的社会关系中也不是很亲近,当他们的工作需要在一起合作时,就应该让理智战胜情感。即使双方对同一个问题各持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即使观点和态度相互矛盾,致使两者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甚至敌视的态度,也不应该把这种情绪和态度带到工作上来,而是要学会尊重彼此,采用最好方法来工作,相互参考和衡量彼此的看法,克服障碍、真诚沟通,相互协作,这样才能有利于彼此的工作。其次,在人际沟通过程中的两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一般来讲,人类之所以进行人际沟通,主要是双方针对同一个问题,而为了取得统一的看法、态度和情感评价,并解决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本矛盾而进行的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因此对于人际沟通来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沟通中要诚实守信。避免钩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这颗存在于人际沟通过程中的毒瘤的出现。沟通的双方需要用现实的态度来解决意见的分歧,并要学会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自我防卫意识以及有意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是信任、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前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说过: “如果两个人没有一起在浴室里洗过澡,那么他们不能称为真正的朋友。”是指两个赤裸裸的人在洗澡时,身体无任何遮挡,而向对方袒露自己的所有,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一点的遮拦。这样的一来,两人都不再需要任何防范和保留。因此,在进行人际沟通时,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完全否定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存在着哪些不合理、不如意的地方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态度的科学性、正确性。而是要摒弃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以平等、平和、毫无保留的交流方式,来理解对方的想法,并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是没有障碍的人际沟通方式。时刻站在对手的角度和观点上看问题,对自身要意见和观点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对对方的观点以及意见要理解和体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抛弃原有的戒备心理,互相之间进行交心的沟通才能有好的沟通效果,才能够最终取得预期制定的目标。
此外,人际沟通的双方需要持有坦荡博大的胸怀,通过简单的沟通,不仅需要了解和容纳对方不同的观点,还应该积极地去听取和吸收对方观点中合理科学的那一部分,认真谦虚地接受和理解彼此之间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中的单一的个体,然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学识的不同,包括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不同,造就了人们独有的人格个性和特点特征。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不同个体的单一表现,而我们对每种人、事、物的观点、评价、态度都不一样,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际沟通障碍和沟通困难。
三、结语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那么就会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在沟通过程上,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会以自身的价值思考接收信息的不同内容。鉴于此,当我们进行沟通时,必须摒弃以我为主,从我出发的态度,而是要懂得设身处地的以对方的态度、观念作为切入点,以真正明确对方的情感态度、评价以及倾向性。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人际交往的有效性,准确理解对方的态度和看法,而且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以及相互信任。此外,沟通双方之间要坦诚以待,要用现实的态度来解决意见的分歧。要通过沟通,了解彼此的观点,要听取和吸收合理的观点和意见,要能够接受对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