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发展迅速,正处在史上极度活跃时期,传统范式依然活跃,新的研究范式层出不穷 本文旨在对人格心理学研究发展作出基本阐述。

人格心理学特点及地位

人格心理学相较其他的心理学研究注重个体的差异,它从个体最本质的人格方面出发,分析每个个体存在的差异点和特殊点,进而对人们的人格心理个性和共性作出总结 正是基于这一特点使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生命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处于基础性位置。

人格心理学传统范式及其特点

精神分析学范式:精神分析学范式内容复杂 影响巨大,心理学家对精神分析学人格理论存在颇多争议早期,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潜意识和前意识,但很快发现其中不足,又将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特质论范式:特质是每个个体特有的特征 特质是人格的一个基本单元,一种特质代表一种特有的人格,特有的心理模式特质论范式强调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行为主义范式:行为主义强调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而从上世纪 年代开始,行为主义范式逐渐向社会和认知理论方面发生转变 行为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而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更加强调外部环境即整个社会对人格心理的影响,将个体内在动力看作次要因素,它认为人格心理是各种社会因素各种个体行为的总和,是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范式强调人的本性的重要性 它注重个体的潜能与作用,关注个体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人本主义范式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罗洛梅罗杰斯等人本主义者本着以人为本的观点,对人类和自然持乐观积极态度。

人格心理学的进展

过去几年中,人格心理学出现了新的人格心理研究范式,即社会认知范式生物学范式和进化心理学范式

社会认知范式:这一新的范式最初是起源于行为主义范式,它将社会与个体认知结合起来,环境促进个体人格的形成,而个体认知又极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是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统一的结果 这一模式利用自我奖惩体系对人格进行控制生物学范式:人们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与功能之间联系的研究发现,大脑某些特定的结构对人的行为和认知起关键性作用 如荷尔蒙与人们的情感性功能关系密切,杏仁核与攻击性情绪有关,情绪调节与神经传导复合物关系较大 这一范式强调与个体行为差异相关的生理起源但是,人体神经结构及个体的情绪 情感极其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生物学模式研究过于单一,过于简单,应该深入探讨生物学范式机制。

进化心理学范式:它与生理心理学具有共同的生理学起源,但二者又有显著不同,前者更加注重引起个体差异的生理起源它从人类起源的角度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行为人格的差异和共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人格要素的不平衡:人格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人情境和行为目前大多数研究几乎都将注意力放在人这一基本要素上,人类集中于研究个体的行为人格,并对其做出相关评价和总结理论知识,却对环境和行为关注力有所欠缺,许多心理学家只是认为环境和行为至关重要,对其具体作用鲜少做相关研究,导致人情景和行为这三大基本要素的失衡所以,未来对人格心理学研究需要加强对环境和行为的探索并使之理论化数据收集方法需广泛化:人格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问卷法,但是实验方法局限,不能收集到足够有效的研究数据,不能还原数据本身的生物性 所以,迫切需要广泛的方法收集数据,如生活数据 自传回忆录等,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个体的社会生活习性,真实有效,但是收集难度较大。

小 结

人格心理学迅猛发展,其传统研究范式和新的研究范式均显示出繁荣景象,但是人格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理论的精确性简洁性实用性和可检验性有待提高,其获取数据的广泛性 有用性 真实性和社会生理性亟待加强人格心理学研究必须结合人格社会环境心理等各个方面,才能突破研究瓶颈,取得更为有效的研究成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