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是当前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厌学使得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热情,以及存在相应的一些不良学习心态和行为,分析厌学原因,寻求适当的对策,不仅是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高校学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其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妨碍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且对社会发展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心理分析与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厌学学生的类型

大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其厌学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学习困难和情绪困扰两大类。

1.1 学习困难学生及特点经验匮乏、训练不足是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其学习常常是在消极状态下进行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又使情况更糟糕,循环往复,让这些学生更缺乏自信,害怕困难,回避困难。学习困难学生是多种多样的,其起因不同,认知、情感、行为系统等内部发展水平不同,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划分为4 种类型:(1)暂时型学习困难学生;(2)能力缺乏型学习困难学生;(3)动力问题型学习困难学生;(4)整体问题型学习困难学生。这几种类型的学习困难学生特征不同:(1)暂时型学习困难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表现是正常的,但却存在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就使得学生学习不在状态,缺乏积极性,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问题;再如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上尽管勤奋努力,但未能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技能,往往事倍功半。(2)能力缺乏型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能力较差,能力缺乏很多时候被教师认为是态度问题,导致教师斥责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正确的批评致使学生情感对立,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

(3)动力问题型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动机不正确、贪玩不能自制等是该类学生的主要问题。他们常将学习的成败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或将学习看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缺乏耐心,不愿吃苦,贪玩不能自制,因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4)整体问题型学习困难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本技能短缺,积累知识有障碍,学习困难一直持续,这使得他们更加缺乏自信,失去了学习信心,甚至失去了理想追求。

1.2 情绪困扰学生及特点经常受到莫名紧张和焦虑的困扰,导致个人控制能力的发挥受到影响,影响到学习效果,该类学生就是情绪困扰学生。他们通常有这样一些心理特点:(1)该类学生容易焦虑,导致他们非常敏感,不多言语,不善交际,冷漠孤僻,心神不宁。(2)内心世界阴暗,居心叵测,在处理与同学和教师的纠纷时常以“攻击”作为自己的“防卫”手段,缺乏行为控制,有可能危害他人。这样就可能做出一些反社会或违法违纪的事情。(3)该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缺乏毅力,而且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普遍较差。(4)在情绪纷扰的情况下,该类学生容易偏激冲动,不能正常地作出反应,在学习活动中经常表现不佳。

2 针对厌学学生的对策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不同的,采取的对策也应因人而异。

2.1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对策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对策有3 种,分别为矫正、补偿性策略,预防性策略和发展性策略。

2.1.2 预防性策略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认知障碍,使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得到很好的激发和培养,让这些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避免积累问题,导致其学习上的持续困难。学生由于遗传差异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其潜力和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不同,必须承认这点。但每个人均具有成为有用之才的心理条件,具有待开发的潜能,具有其自身的学习优势。

2.1.3 发展性策略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现和开发其潜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潜能,无论教师或学生本人,认识常常是不足的,这正是其潜能未能得到开发,甚至受到压抑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要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为学生创设各种自主实践的活动条件及为公众服务的机会,这是发现和开发该类学生潜能的最佳方法,如开展学生个人和集体的自学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自我教育活动、公益服务活动等。

2.2 针对情绪困扰学生的对策首先,针对情绪困扰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其对情感生活的认识,不仅要让其知道情感生活的标准,认清健康的情感生活对人的积极作用,消极的情感生活对人的健康生活和健康成长的危害;而且还要帮助其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认识到情感与现实及情感与生理、身心发展的关系,在面对情感冲突和矛盾时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控制冲动性,消除不良情绪反应。其次,要帮助情绪困扰学生进行情绪控制训练。为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原因,然后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措施对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控制训练,以提高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想方设法消除导致学生产生情绪困扰的根源。

总之,教师无法选择适合教的学生,但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每一名学生均愿学、乐学,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