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是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以多媒体、双向互动为特征,远距离、高速度、高质量地传输教学声像、图文和数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和形式,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准分离, 是一种基于资源的主动学习方式,教育对象以成人为主。1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心理学的缺位
现代远程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知识信息传播的过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几乎没有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实现着教育者、技术媒体、受教育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间开展着不同程度的知识管理, 即知识的识别、获取与转移、创造与应用,并在知识传递、师生交互、人机互动过程中不断实现着知识的筛选、丰富与提炼,具有教学基地的非常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师队伍的复杂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学效果的长远性等主要特点。
教育是心理学最早的应用领域, 也是最有成效的应用领域之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却是,承担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让大量公民接受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师心理,学生心理,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有许多缺位,心理学的诸多特质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普遍应用, 但其间的理论探讨还远远没有深入展开。
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心理学的普适性
2.1 教师观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其目标是为地方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主导,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都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相对分离,交互活动与信息反馈相对减少,选取怎样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对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意义更大, 成了实施远程教育必须首先深思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学生在认知、情感、学习、择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教师从学生个别引导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注学生的个人心理问题,杜绝安全隐患。
今天的社会, 主体与环境、他人与个人、社会与自我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使主体的挫折感不断增加,焦虑成了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心理素质是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在环境,它建立在人的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又是外部环境条件的集中反映,与教育接受情况的关系十分密切。心理素质包括认识方面的素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还有另一方面的素质,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要素。人在接受知识时,智力因素只占了20%,而非智力因素占了80%。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就是要通过激励唤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这个动力系统,增强其主动性,以此提高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自身应拥有丰富的心理知识和较高敏感度,懂得做激励大师。
2.2 学生观
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 全国高校中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大学生约为25%,远远高于小学生的13%,初中生的15%和高中生的17%。一些高校已经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一系列相应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开放教育的学员大多是在职学习,职业、年龄参差不齐,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很大,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青年学员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相对较轻, 学习动机困扰较少,考试焦虑程度略轻,而中年以上的学员则相反。除生活压力外,许多学员还担任着各单位的领导职务, 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年龄偏大,学习上的困扰,考试上的焦虑等矛盾显得特别突出。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有利的办法和手段,如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针对大多数学员中出现的学习困扰,考试焦虑等,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他们清楚在职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恰当设置学习目标,找准努力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传授一些心理调适方法, 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试,解决现实中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矛盾, 消除对学习、考试茫然失落,焦虑不安的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因在职学习而带来的紧张的生活节奏;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心理咨询, 指导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学员顺利完成学业。这些办法,通过网络中的BBS讨论区,能更直接、更有效的交流,既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又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
2.3 教学论
新科学技术层出不穷, 人们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规律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更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有其自身时代特色,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反映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身的最新成果,高效率地为社会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性质、特点以及现代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学必须突出营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创造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式、协作式和探讨式”的学习环境;必须利用现代信息、通讯、媒体等,实现教学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有利于知识获取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必须突出教学的个别化,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3 心理学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深远意义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网络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师生的直接交流、情感沟通相对较少,这对于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素质层次又参差不齐的远程教育学生来说,要在原有知识能力、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探索一种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纯讲授式教学、又区别于毫无外来辅导的纯自学形式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在当今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现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显得尤为必要。在进行开放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初见成效,心理学成果的广泛应用必将丰富和发展这一领域的成果,使学生,学科,项目与社会多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