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护理工作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被称为心理压力最大的三大群体之一。长期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土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聘用制在各医院已形成一种用人的趋势。我院临床护士187人, 其中聘任护士101 人, 聘用护士占临床护士总数的54%。这部分护士的心理压力更大, 更具有代表性。压力是机体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在临床工作中, 护士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高水平的压力或压力刺激时间过长, 可使机体平衡失调, 导致身心疾病。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强化其职业信念, 满足其合理要求, 将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聘任护士的心理压力的调整对策如下:

1 建立和健全医院护士培训机制

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 让护士学会稳定处理危机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会护士对应用时间的控制技巧和放松训练, 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应对压力, 尤其是对严重事件的应对, 以提高应对效率; 为护士提供压力释放的渠道, 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 降低问题的重要性, 从而减轻压力体验的不良影响。

2 增加护士编制, 减轻或缓解护士压力

合理调配人员,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 建立护士减压训练室

当护士感觉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增加锻炼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到护士减压训练室,通过打沙袋、砸口袋、大声呼喊等进行心理宣泄。医院还可定期举办各类活动, 如游戏、郊游、联欢等, 让护士们在交流、运动中缓解压力, 提高自我调节压力能力, 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除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外, 还要建立良好医护、护护、护技、护勤等关系, 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消除和释放工作压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现实, 提高适应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注重护士职业防护, 减少职业危害

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学会如何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参加职业医疗保险, 降低护士职业风险。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对不宜在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及时调整岗位, 从而维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每年进行1-2次心理咨询与辅导, 通过宣泄、领悟、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心理咨询手段来保障护理人员达到心情愉快、有坚强自制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标准。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