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 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 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 身体状况的减退, 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使老年人的疾病也逐渐减少。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 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疗环境的改善, 躯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 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已成为21 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1 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 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不足, 抗病能力减退, 适应力下降, 心理状态也随着老年人特有的变化而出现异常。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2. 1 紧张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 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 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给家人带来烦恼, 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 紧张不安, 甚至夜不能寐, 食不甘味, 机体抵抗力下降, 更容易患躯体疾病, 造成恶性循环。
2. 2 抑郁 由于离退休后, 社会角色的转变, 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 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 也有的丧偶后, 一个人独自生活, 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 对老人缺乏关心、照顾, 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 久而久之, 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 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2. 3 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 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 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 记忆力减退, 敏感、多疑、爱唠叨, 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 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 人际关系紧张。
3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3. 1 建立社区老年健康中心 应有专业人员指导老年的自我保健。如饮食的烹调, 营养的搭配, 娱乐活动的具体内容等。建立保健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做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3. 2 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感 全社会都应该尊重老年人, 爱护老年人, 使养老敬老成为社会美德和风尚, 让老年人事事处处都感到和受到优待, 而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帮助老年人建立价值观、满足感,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
3. 3 热情周到的护理 医务人员对老年人应加倍耐心, 热情, 更加体贴, 用诚恳的态度, 亲切的话语, 就能增添老年人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4 严密注视病情发展 对疾病的细微变化, 护士都要严密观察, 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 易引起合并症, 所以要加强护理, 根据不同的生理变化, 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 5 饮食护理 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应当是低盐、低脂肪或低糖, 充足的优质蛋白, 多种维生素多种蔬菜、水果等的平衡膳食, 力求色香味俱佳, 易于消化, 有营养。采取少食多餐方式,从而增加食欲。
3. 6 为患者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 病房宽敞, 光线柔和, 安静, 安全。病床要低, 被褥要轻、保暖, 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因此, 住院环境要逐步家庭化,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应性。病室的设备要维持患者的独立性,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 可做适当的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加快病情的恢复。要创造条件, 种植花草, 在病室的墙壁上可挂贴优美的字画, 以美化环境, 使患者心情舒畅。
总之, 随着心理护理学发展,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则, 在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应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全面了解不同的患者在心理上的差异, 细心周密地进行护理, 这样才能做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