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影响了心理和谐的实现,现地独立学院心理和谐的现状剖析:
1.学习障碍
从录取分数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分数明显存在差距;差距背后暴露的是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低,学习意识淡漠,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学习为了拿文凭,找工作”的学习动机;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缺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意识淡漠,直接导致学生遇到困难常常采用逃避和抱怨的态度,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此外,高考分数偏低的原因致使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信心较差,自卑感较强。高考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之就读学校不如意,使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
2.人际交往障碍
现在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受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及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许多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面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以及个性各异的新同学,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渴望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对自己的神态举止特别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在交往中异常紧张,不知如何与宿舍同学相处,感到不安、孤独,产生戒备、多疑心理;从而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社交恐怖症等人际交往障碍。
3.生活情感障碍
独立学院部分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生活不讲规律,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存在抵触心理,特别是面对吃喝玩乐、学校周围的网吧等诱惑缺乏自控能力。同时,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少数贫困生的自尊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虚荣心太强,不敢正面看待贫困,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甚至产生防卫、敌对心理。此外,在情感问题上,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基本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美好的爱情是每个大学生所憧憬的,不少谈恋爱的大学生没能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友情的关系。部分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享受,纯粹是为了消遣寂寞、寻求刺激,传统道德观念淡化,发生婚前性行为。这种错误观念,易使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难以找到平衡点,陷入痛苦、迷惘,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独立学院大学生出现不和谐的心理状况,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人格养成及身心健康,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其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1.领会并落实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思想观念的认识和领会至关重要,特别是学校领导及学校思政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应从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切实认识到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意识形态中应不断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专职教师扩大到全体教职工,由专职教师队伍扩大到学生社团,由个体咨询诊断扩大到群体预防。只有深刻认识领会到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的常规工作之一并予以落实,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际效果。为了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课编入教学计划,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应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跟踪和反馈。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指导他们有效地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丰富和健全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是“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通过班会、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辅导员老师及时收集学生中反映突出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对一些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加强监督、予以引导;通过社团活动的联系,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从而弥补独立学院自身校园文化的缺乏或不足;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深层次问题、有价值问题的探讨,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社团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拓展学生校际交往的途径,邀请兄弟院校在某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锻炼的空间,促进健全品格的形成;通过网络方式,在学校局域网上设立心理聊天室,为学生搭建心理咨询新的平台,安排心理教师及学校思政工作人员以聊天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心理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更新和调整适宜的心理教育内容是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敢为、可塑性强,控制力较差、意志力不强,社会认识能力不足,缺少危机感”的人格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将重点内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挫折教育。通过在学习中制定竞赛淘汰机制,模拟社会就业等手段,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技巧方法。(2)危机教育。独立学院大学生忧虑性相对较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形势、专业形势、就业形势等方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加强危机教育,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3)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独立学院大学生兴奋性较高,冲动性危机的发生率较高,提高学校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状况,深入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其疏导和调适,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