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心理学”即研究读者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20世纪初,俄国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鲁巴金专门致力于研究图书宣传和阅读指导问题,他对读者基本类型心理研究的成果载入了《阅读心理学入门》、《读者和阅读心理学》等专著。在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读者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开始研究。随着人文精神的推广,“以人为本”思想不断的落实和推广,图书馆行业对读者心理学的探讨也愈来愈深入。1 读者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运用的必要性
1.1 学习读者心理学可以为不同特点的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们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在积累资本的同时,必须积累知识。因不同读者性格脾气、知识文化、身世背景等各不相同,对图书阅读要求也各不相同,如何为各有特色的读者提供相适应的服务,使图书馆能够在引导文化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是目前图书馆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了解读者心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1.2 学习读者心理学可以使图书管理员业务素质提高
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馆的软件,如何提高图书馆软包装非常重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对外窗口人员,其心理情绪直接影响到读者心理情绪的发展。因此运用心理学调整自身情绪,并且了解读者心理成了目前学习的方向。图书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了解、进而理解读者,自觉引导转移读者的消极情绪,对个别违犯规章制度的读者态度诚恳,以理服人,给读者以真诚,温和,公正的形象。
2 读者心理学研究内容
读者心理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图书馆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心理活动发展规律的科学。3包括如下3个要素:①读者;②图书馆利用;③心理活动。因此,图书馆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读者个性特征。比如研究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举止气质等。②读者个性心理。因读者个性特征不同,产生个性需求也各不相同。③图书馆环境。包括图书馆软硬件。比如图书馆硬件设施、环境、安全、绿化等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④读者的心理活动过程。读者对图书馆环境及硬件设施的感受,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产生的情绪反应。以上反应直接使读者产生情绪变动并指导读者采取的措施和举动。⑤读者负面心理行为及引导。主要有:过失或故意违章心理,包括撕毁、涂画、乱藏、故意污损书刊等;逆反心理,包括对故意违反图书馆借阅制度、冒名顶替、借书刊不还等;猎奇心理。包括对恐怖、淫秽书刊的偏好;最后仇视心理,包括破坏图书馆设施等。对于上面这些存在负面心理的读者,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充满耐心因人制宜地使用各种方法措施,针对性地进行排解和引导,从而促使读者实现良性阅读。
3 如何把读者心理学应用到实践中去
主要在“察、语、体、心”4个方面。
3.1 最重要的自然是“心”
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首先应热爱图书馆本身服务工作,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扎实的业务功底,能够主动为读者推荐所需文献并解答咨询读者的提问。其次图书管理员在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金钱而区别对待。“心”包括3层涵义:①自信心,作为图书管理员要建立一种爱岗敬业,对个人胜任能力的自信心;②爱心,不仅对自身岗位的爱,而且包括对广大读者阅读的博爱。③宽容心,当面对任何突发状况时要保持着谦逊温和的态度处理问题。
3.2 面对读者时要“察”
观察细致入微,通过对读者的衣着,装扮,举止,言行来初步判断读者文化程度,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及喜好。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阅读兴趣。比如:青年人阅读书刊往往表现出各自的志向和爱好,如科普文章、计算机类文章、言情文章;中年人因为工作压力大,阅历丰富,阅读时间较少,因此阅读倾向于其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总结性观点性较强的短文等;老年人因为时间丰富,喜欢怀旧、较为注重身体健康等原因,因此经常喜欢阅读健康类书刊、及一些附有历史典故的书籍。阅读兴趣因性别不同相差较大,男性读者较为理性,偏向于阅读战争题材、经济题材、体育、自然科学等题材的书籍;女性读者思想较为浪漫,较为关注美容、言情、家庭、孩子等社会科学类题材书籍。因此图书馆人员应根据读者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3.3 面对读者时要“语”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语言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也是人们把内心心理活动通过载体表达出来的一种现象。好的语言是人们能够运用语言材料和规则恰当表达出心理活动的过程。而表达不恰当的语言往往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反向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而不能达到人际沟通的要求。所以,俗语说的“语言技巧”就是此意。对于面向广大读者的图书管理员来说具备较强的语言技巧是必备的素质之一。图书管理员的微笑、手势、动作都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温暖的情感体验,使读者感受家中般放松的阅读。然而,在一些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却常常存在这种现象:对读者来到视若无睹,对读者的询问爱理不理,更不用说谈如何去为读者主动解惑,阅读指引。在这样的环境下,读者如何不对阅读产生压力,如何不对阅读产生一种负面情绪,如何还会吸引读者来图书馆阅读?所以图书管理员对自身服务工作的准确定位是极其重要的。
3.4 面对读者时要“体”
充分运用肢体语言的带领作用。通过对读者的微笑,引导的手势,甚或整个行为举止来向读者表达图书馆人的善意和帮助。图书管理员的举动代表着是整个图书馆的形象,不管在借阅工作中或者在读者活动中,工作人员自身表达的愉悦情感会直接传达给读者,影响到读者心理的愉悦。因此在面对读者,工作人员要礼数周到,,态度亲切,善于有技巧的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引导着读者在知识的海洋中淌徉。
4 结束语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读者吸取知识的途径变的更多元化,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发展为电子媒体阅读。而图书馆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一方面需要图书馆服务拓展以及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要图书馆服务软件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把读者心理学应用到图书馆服务中去就是重中之重。图书馆在了解读者阅读心理的同时,才能针对不同类别的读者开展各有特点的服务,使广大读者个性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真正为文化推广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