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大学生本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特点,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尝试开设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课程,以提高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总结下来,原因有以下几点。1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现存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重视理论学习,缺少学生互动与实际体验环节:传统的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理论内容,如《领导行为》《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等。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但是这些理论概述性强,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缺乏亲身参与的机会,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它们,更不用说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
1.2 课程内容重视人际交往技巧的讲解,缺少对人际交往心态的培养:传统的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会安排一些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内容,如《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沟通的要点》等,然而这些技巧要正确使用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才行。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态有两级分化的趋势,一种是人际交往的功利论——人与人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一种是人际交往的无用论——人都是自私的。比起学习交往技巧,学生更需要调整交往心态,而交往心态的形成和调适需要在有团体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
1.3 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变化,学生兴趣不高:传统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交流的形式也是单向的,主要是老师说学生听,或者是学生提问老师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 团队游戏的优势
2.1 团队游戏的定义:团队游戏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中,它是需要团体协作来共同完成任务的游戏。企业希望通过团队游戏可以促进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帮助团队成员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
2.2 团队游戏在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中的定位和作用:在2013 年开始将团队游戏引入人际关系心理学之后,发现团队游戏的特性使它在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中可以充分提供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同时通过游戏中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境,并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觉察和调整。
3 团队游戏在课程中的运用
3.1 团队游戏的准备阶段
3.1.2 团队的成立:在课程正式开始前,会要求学生8-10 名一组自由组队,同时在集体讨论的前提下,给自己的小队起一个有特色的名字、设计一个响亮的口号,最后设计一个符合小组特点的集体造型。同时,学生们为了完成团队人数的要求,开始打破以往的2 人组或4 人组的交往模式,尝试接触过去不太接触的同学,扩大自己的人际交流圈,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改变踏出第一步。
3.2 团队游戏在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基础篇的理论知识教学通常被放在课程学习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阶段,同学之间的熟悉度还比较低,团队也还没有正式形成,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并不充分,团队的分工和规则也还很不清晰,此时团队游戏的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人际界限、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为今后的社交技巧的学习创造“安全”“信任”的氛围。团队游戏的选择优先考虑“破冰”类和增加熟悉度的游戏,游戏时间不宜过长,10-15 min,比如“接龙团队介绍”“洗衣机”等。在团队游戏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引导,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3 团队游戏在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交技巧教学中的运用应用篇的社交技巧教学是整个人际关系心理学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涉及到“人际交往艺术”“人际冲突处理”“人际魅力提升”“沟通技巧”等内容,这个部分教学内容,着重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重视人际技巧的运用。经过前6 周的融合,团队同学之间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信任和了解,成员分工开始明确,学生对于团队游戏的规则和推进也比较熟悉,可以尝试较为复杂的团队游戏。这个阶段的团队游戏时间可以控制在40-60 min,游戏内容要和课程内容紧密练习,教师不仅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合作,还可以设计促使2 个甚至3 个团队合作的大型游戏,比如“谁是杀手”“图画接龙”“扫雷”等。此时团队游戏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练习改善人际关系技巧的机会,学习表达和倾听,鼓励学生解决人际冲突技巧。教师从引导者的身份转化为协助者,协助学生总结人际冲突的解决方法,了解自己人际交往特点,发现人际沟通的有效策略和技巧,及时协助学生对人际关系状况进行自评和互评。
3.4 团队游戏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专题篇中的应用
团队游戏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实践中发现,团队游戏的开放性和专题篇教学内容的个性与私密性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因此专题篇中的教学形式更适合采用案例教学,团队讨论的方式进行。
4 团队游戏在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运用的建议和思考团队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平台,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努力,团队游戏还可以提供学生一个相对信任、安全的社交模拟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尝试习得的社交技能,充分实践人际关系的技巧。但是团队游戏要有效地开展,还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4.1 教师要明确每次团队游戏的目标和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团队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方面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学生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常常无法预计,这个特点带给教师一个严峻的教学管理上的挑战,从哪个角度对学生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要减少这个问题的困扰,教师在进行游戏选择和设计时,一定要非常明确每次团队游戏的目的,明确游戏如何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自然紧密的结合,当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远离了原定的目标时,教师可以及时地把他们引导回来。否则,团队游戏会给学生造成课堂教学无序散漫的感觉。
4.2 关注在团队游戏中疏离的小组或个人:疏离是一种自我防御,这种行为表现会对学生间互动产生不良的影响。个别成员的疏离行为会破坏整个团体的信任、支持与分享。在团体游戏的初期,讨论或分享的东西还浮于表面,疏离的表现会比较少,在团体游戏的中期,随着人际关系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会触及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深层次部分,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疏离的表现会比较常见。
应对这种现象,首先一定要在团体内建立安全、宽容和支持的氛围。同时在整个团体游戏中,教师要不断注意纠正学生自评和互评时的表达方式,着重表述观点和感受,避免互相指责。当有学生或小组表现出疏离时,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了解行为背后的具体原因,并寻求对策。
4.3 小班授课更有利于团队游戏的开展:超过70 名的大班授课,在进行团队游戏时,会影响教师对团队游戏进程的观察和控制,学生之间需要较多的时间增进了解,在教学中营造“安全、信任”的环境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能改为40 人左右的小班教学的话,在教学氛围营造、团队游戏的选择和设计方面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