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是一种高层次、以人力规划为基础、以学校为基地的学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招生的顺序,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此录取顺序导致高职教育被看为是第一个层次、非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被认为是高考中的“失败者”,他们承受着家庭、社会、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了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会左右学生的情绪,从而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如今在各类心理指标中显示,自卑心理一直居高,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他们的德行等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未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自卑的成因
(一)外因:社会原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误解
尽管高职院校的高速发展,但社会上仍然存在鄙薄的职业教育观念。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性人才意识逐日递增,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相当多普高应届毕业生无奈之选,高职院校是学生和家长“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还有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差生,都是没有前途、社会地位低下。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对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还较低的学生而言,影响是不用质疑。
(二)内因:自身因素——对自我知识和能力的怀疑
1、缺乏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不能经常得到外界的认可,不能够尝试到成功的滋味,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样会使人丧失自信和产生自弃的可能。这个是高职院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从懂事开始人生就被计划成型,在社会和家人的期盼中朝着理想的大学出发,但并非事事如愿,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失败者觉得自己前途无望与计划的期望值相差太大,承受能力较低的学生会产生不良反应,这种差别使学生不知所措,对未来迷茫,这类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屡次遭受哪怕是轻微的失败或者挫折,自信心也会减弱,对未来迷茫的心态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2、自我认知偏差。人生经历的种种事情,十有八九不尽人意,万事都未必如预期发展,此道理人尽皆知,但对于有自卑的学生,此道理扩大化。在大学生涯开始就把自己定格为失败,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基础差、智商不如别人、感觉低人一等,失去了“自信”的动力。自卑的学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惧怕失败,即使一件事情刚开始做,他们就已经看到了失败的结果,从而主动放弃。
3、现实存在不如意。现实中存在自身不满因素,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如感觉长相、身高不如人,健康状况不佳,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气质不足,缺乏特长,能力水平较低,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对自己没有信心,只会看到自己的短处,忽视自己的长处,喜欢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总有一种不如人的感觉,自己低估自己。什么事情都不敢与人竞争,分不清机遇和挑战,反而将所有事情都当成是困难和挫折,久而久之,什么事情都是畏首畏尾,让自卑感“不断成长”。
二、自卑的表现
自卑是个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通过与他人对比而产生的一种较低的自我评价同时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心理往往有两个极端的相反表现:一种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而产生的自高自大、经常做出夸张夸大的行为、说话声音很大或滔滔不绝、目中无人;另外一种是自我否定,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坐在不显眼的地方、不敢大声说话;做事情退缩、畏缩不前,害怕接触别人的目光,对别人容易产生猜疑,不敢与他人交往,人际交往受阻。有自卑感的人,对自己缺乏信心、逃避、退缩、内疚、猜疑让生活缺乏活力,疲惫不堪,严重的甚至会自我封闭,严重阻碍人格健康的发展。
三、自卑的调适
自卑心理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决策、判断,思考任何事情的时候会带来负面的不良反应,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无论在学习上、就业还是其他方面都会表现出小计的态度,遇到挫折或者困难就会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让告知院校的学生客服自卑、调整心态。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好心态,克服消极的心理,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参与择业竞争。一是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须知“人无完人,寸有长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夸大自身缺点的同时更应该全面的、客观的看到自己身的亮点,也可以把缺点换个角度转化成自身亮点。将自卑的压力变成动力。二是相信“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无论任何人,只要努力付出,不足也是会有改变和提高的。抱着别人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心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事在人为。
(二)阶梯式成就感
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有效补偿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培养自信。自信是一步一步建立,困难时一个一个攻破。自卑心理的学生可以尽量选择力所能及或把握比较大的事情。在做事情的时候确立目标,可在目标里面建立(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去完成,取得每一步的成功,一步一步的累积成就,终将完成大目标,迈上人生成功的台阶。
(三)人际建立
缺乏人际交往、自我封闭的时候,对外界环境及信息的兴趣会逐渐减弱,心理活动就会转入内向、羞涩、自我。教师与同学该给予自卑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和鼓励,促进自卑学生努力与他人接触,对外界产生感知,这样感情将会日益丰富,性格将会渐渐开朗。
(四)自我充实
克服自卑,要在实际活动中感觉自己有独特的兴趣和特长,因此要从根本上充实自己,有意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大学生涯上多主动迎接挑战,充实自我,只有硬本领,方能从容迎接各种挑战和抓住机会,使自己超越他人,让自己迈向成功,战胜自卑。
四、结束语
通往成功的道路决不会一路平坦,人生的道路是崎岖难行,要学会坦然、积极面对,战胜自卑、战胜自我、自强不息。自卑是永燃不起的火柴,有自卑心理的学子该早日摆脱自卑心理,树立信心,走出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良好地精神风貌踏上人生的道路。
作者简介:黄韵婕,女,辅导员,研究生,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天瑜.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2]冯亮.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的分析与纠正[J].科技资讯,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