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水平会对心理咨询期望产生影响,解决心理问题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是咨询师协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却对心理咨询有着错误的认知,如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和心理咨询师谈话,问题自然就能解决。而另外一些情况是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认为心理咨询仅仅是说说话而已,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这部分人对心理咨询效果的期望过低。两种情况都是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缺乏根本的认识。另外,不少人对心理咨询持有偏见,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说教;也有人把心理咨询误解为精神病治疗,认为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去接受咨询。这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期望。其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咨询期望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心理咨询中的期望研究需要将人格因素作为重点来考虑,咨询期望是人格因素的功能表现,并对人格因素对期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有人分析了60位大学生的咨询期望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相关性,大学生的性格、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期望值。人格是在咨询中比较稳定的、持久影响咨询期望的因素。另外,研究显示:东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期望。

另外,心理疾病病耻感等因素也都对心理咨询中的期望值有着一定的影响。也有人提出付咨询费用的多少对咨询期望有影响,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咨询费用对大学生的咨询期望并不产生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