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信息是为求助者提供一些和他原有经验、观点和视角等有差异的信息的方法。

科密尔认为,如下情况都需要提供信息:当求助者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时,有必要提供信息;当求助者未意识到某个选择或行动计划可能带来的后果时,有必要提供信息;当求助者有一无效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时,提供信息,起矫正作用:帮助求助考审视自己一直回避的问题。

正如含义中所说,提供信息目的是动摇求助者过去一些根深蒂固的,妨碍自己发展的观念和态度,让求助者从那些与自己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全不同的信息中,获得一些全新的看问题的角度、知识,从而增强自我改变的信心和力量。这个过程有点像“攻坚战”,强大的新信息就好比攻克求助者内心某些防线的“重磅炸药”,要引起求助中内心深处的强烈震动。

下面是王国荣咨询朱大眉案例中提供信息的一个片段:

朱:人就是要追求完美,把事情做到最好,怎能追求不完美呢?

王:神经症是不是一种完美呢?

朱:当然不是,神经症怎么能成为一种完美呢?

王:然而,完美主义的结果却是神经症,追求过度完美其结果往往就是不完美!

未:那为什么呢?我不明白[

王:因为任何强制性动机都可能阻滞和破坏人的真正创造力和生活乐趣,而顺应客观、顺应人性的生活态度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人只有在削减或解除了强求性的心理之后,心理负荷才能减轻,人才可以获得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这与无所作为没有关系。

王老师的“因为任何强制性动机部可能阻滞和破坏人的真正创造力和生活乐趣,而顺应客观、顺应人性的生活态度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人只有在削减或解除了强求性的心理之后,心理负荷才能减轻,人才可以获得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这与无所作为没有关系”。这一段话就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它强烈地冲击了朱大眉原有的“完美主义”价值观念,从而动摇他坚持“完美主义”的刻板态度。

我们不能将“攻坚”理解为口气一定是强势的,咄咄逼人的。实际上,在网络咨询的特殊环境中,我们很多时候会用比较委婉的措辞来实现同样目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