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和全体咨询人员是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
1、热情诚恳原则
要求咨询的大学生都是希望得到帮助的人。咨询人员热情诚恳地接待他们,有利于他们消除顾虑,畅所欲言。热情诚恳的态度,还可以使来询的大学生感到温暖,得到精神上的同情支持和理解,从而为咨询成功创造极为有利的协作气氛。
2、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原则,它包括:严格保守来询大学生谈话内容的秘密;不公开来询大学生的姓名;拒绝进行关于来询大学生情况的调查;尊重来询大学生的合理要求。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保密性原则才可以有所突破。一是来询大学生有明显的自杀意图,咨询人员应同有关人士联系,尽最大可能加以挽救;二是来询大学生存在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为免于别人受到伤害,也应该做些预防工作。那么为什么要坚持保密性呢?这是由于:坚持保密性原则是咨询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来询大学生可能谈出从未向他人泄露过的内心隐秘,这表明了他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信任,同时也是其真正治愈的开始。因而保密原则是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来询大学生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3、耐心倾听原则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耐心倾听来询大学生的陈述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步骤和原则。因为只有耐心倾听,才能了解来询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理解帮助他们。此外,耐心倾听还可以解除来询者心理重负,使其放松紧张情绪。
贯彻耐心倾听原则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在来询大学生讲述问题的时候,不要中途打断,让其把话讲完,不要过早地进行评价。咨询人员在倾听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这种关注的态度对来询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支持力量。耐心倾听不等于不发问。在来询大学生的讲述告一段落时,咨询人员可以提出若干问题。其目的是把握来询者心理问题的实质以做到有的放矢地提供帮助。咨询人员不能把心理咨询当作心理学讲座看待,还应启发来询者多陈述。
4、疏导原则
心理咨询中贯彻的疏导原则主要表现为:
对心理有负担、情绪低沉的人应尽力给予热情关怀,使他们感到温暖。善于发现和及时肯定来询者的积极因素,让来询者自己看到自己的有利因素。帮助来询者理清问题的头绪,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处及作出相应的对策。在疏导时,应注意重视正面启发、正面引导和正面教育;同时与来询者共同分析问题,双方推心置腹地交谈,从而来询者会从多方面受到启示,悟出道理。
5、非指示性原则
坚持非指示性原则,咨询人员不应主观地指示来询大学生一定要怎样做或一定不怎样做,而是双方共同分析、讨论,设想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但究竟最后采取哪一种方案,应由来询大学生自己选择,咨询人员不能替代。
那么,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时为什么要坚持非指导性原则呢?这是由于:
非指导性原则体现了咨询人员对来询大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信任。贯彻非指导性原则,有利于来询大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而有利于解决问题。咨询人员对来询大学生情况的了解不一定全面,再加上影响来询大学生的环境因素又不断变化,因而单由咨询人员发布的指令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的情况。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有些指导性意见对这些人有好处,但不一定对另外一些人也有好处。心理咨询产生初期,常由咨询人员发布指导性意见,来询者执行这些意见,其结果常不理想。现采用非指导性原则,由咨询人员当好“参谋”,来询者既是最后决策者,又是实施人。这样做,收效就好多了。
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如能坚持上述原则,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