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过程中,受术者只与施术者沟通,听不见外界的声响。
有一次,我为心理辅导同仁作催眠示范,隔着一扇大玻璃宙做催眠。受术者足一位女青年,当地进入催眠状态后,隔壁的同仁只看见我的动作,听不见我与她交谈的声音,为了能听见我与她讲话的声音,他们把窗子打开,发出了“吱呀”的响声,但这位女青年一点反应也没有。类似这种情况多次出现,例如我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后,突然有人敲门,受术者也不会听见敲门声。为何在催眠状态,受术者听不见施术者以外的声音呢?这是一个迷。
俄国少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脑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会兴奋.藉着兴奋而产生身心活动。但是,神经细胞一旦兴奋到难以承受的地步,反而会受到制止,这叫作超限制止。这种超限制止可使神经系统维持正常的活动,保持生理机能,所以必须周期性地进行。睡眠就是保护脑神经细胞而产生制止活动。人在熟睡时,脑的绝大部分细胞被抑制,但是有一部分神经细脑未被抑制,担负着警戒任务。例如,孩子的妈妈半夜里听到孩子哭泣就立即起床喂奶。又如,警察在半夜里一听到电话铃声就从床上跳起,接听公安局紧急通知。而在催眠时,受术者为了能够与施术者进行沟通,大脑皮层的听觉语言中枢是清醒的,其他部分则被强烈抑制。所以,施术者就能与受术者直接沟通。受术者在催眠状态只与一种信号相联结,能对施术者的暗示产少反应。可见,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比觉醒时的暗示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