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美】奥尔波特 著 1937年出版
这本著作标志着现代西方的人格心理学正式问世。
本书由原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写成,1961年作者再次修订出版,题名为《人格的模式和成长》。作者在书中对人格的词源作了考证,对50种人格定义作了比较分析,然后他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自身如何独特地顺应环境而形成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结构”。心理学就是研究这种整体结构的“独特性是怎样发生的”。
作者批评过去的实验心理学没有把主体作为研究主题,只追求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差异心理学只求个体各种能力在分配曲线上所占的位置,忽视对个体本身的认真研究;精神分析把超我、自我和本我看作是人人预定地同一的,也忽视个体的独特性。作者提出研究个体的独特性不能依靠一般规律研究法,应采用特殊规律研究法。他认为个体的独特性就是人的特质,特质最反映个性涵义,是一个人行为倾向的决定者。特质是一种心理结构和个体行为的潜能,充分发挥这种潜能就能发展人格。
作者以为人格是不断形成的过程,它的最重要特点是对未来的向往。作者从人本主义心理学来看待人格,他鼓吹人性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和人格主义的调和论者,他的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
来源:华夏心理网
通讯员转载:螃蟹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herry.t#msn.com(#换成@)